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声音

广州足协改革“破冰”的背后思考

广州足协改革“破冰”的背后思考

发布日期:2015-11-27来源: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在去行政化之后,专业化迅速跟上,广州足协才能让足球按照其本来逻辑运行。这对球员、球迷和足球运动本身,都是一件大好事。

  张涨

  近日,广州市足球协会第十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越秀山体育场召开,广州足协成为国内第一家与体育局脱钩,从政府部门转变成民间社团的地方足协。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发布后,广州打响了全国地方足协改革的“第一枪”。

  2015年对于广州足球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在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再夺亚冠之后,广州又在足协改革方面饮头啖汤。此举无论是对广州足球的长远发展,还是为全国足球改革摸索探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州市足协改制后将撤销“广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牌子,改变原来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真正回归到民间社团组织的属性。从人员彻底脱钩、选举产生足协领导,到成立包括企业、媒体、球迷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以及成立非营利性质的“广州足球发展公司”……种种开创性的举动都是原本地方足协未曾有过的新鲜事,这充分体现了广州足协改革的含金量。

  在成为全国第一个与体育局脱钩的地方足协之后,广州足协要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前进。而要实现管理方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前提条件就是要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正如改制后的广州市足协方面提出,接下来第一步就是要完善内部组织架构,选聘最专业的人才负责8个专业委员的职能:竞赛、裁判、教练、商务、技术、新闻等方面,无一不需要专业人才的补充。此前,中国足协屡被诟病“外行管理内行”,在版权开发、青训投入等专业领域不得力不说,连选聘外教这样的“小事”也常曝出法律纠纷等低级错误。广州足协改革的目标不仅要“让懂足球的管足球”,更要进一步细分职能实现专才专用,懂新闻的管宣传、懂法律的管法务、懂市场的管商务……在去行政化之后,专业化迅速跟上,广州足协才能让足球按照其本来逻辑运行。这对球员、球迷和足球运动本身,都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眼光再看远一点,广州足协改革的意义还不仅局限在足球圈。尽管中国足球的职业化程度与世界足球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横向对比国内其它体育项目,毫无疑问堪称体育职业化的先锋。在我国一些职业化阳光少有照耀的运动项目上,旧有的管理方式不仅离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还很遥远,甚至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对运动员本身的权益都造成了严重侵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一些运动队存在“管理黑洞”,有的运动员工资卡被教练、领队侵占,有的人在竞技生涯黄金时期被迫退役,有的则因为运动队的管理疏漏,造成个人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都会受到本不该有的牵连……正是因为在专业训练体制下对教练员、领队等运动队的教职和管理人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姚明、李娜等大腕在这套管理体制与市场化运作之间“闪躲腾挪”的往事,也充分印证了改革体育运动管理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诚然,并非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或者有条件像足球那样实现职业化,但足球领域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探索,在促进项目发展、保护运动员权益、提升商业潜能上,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从关注度上而言,足球可能比很多项目都有先天优势,但足球并没有什么特殊。不应忘记,中国足球也是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从“运动队时代”逐步过渡到了“俱乐部时代”,才让喊了多年的“足协管办分离”真正在广州从纸面落到地面。中国足球走过的路,可能也是未来中国一些体育项目应该走的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