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产业

广东省运会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东省运会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12-11-08来源: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的醒世恒言。一语道破了借助支点、杠杆原理,推动事业发展之真谛。
    10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改变“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现状,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整个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基础,青少年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广东正加快体育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与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支点”,足以让南粤广大青少年体质和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此“支点”就是面貌一新的省运会。
    广东省运会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省运会与中运会“合并”。省运会向中学教育学制接轨,由每四年一届调整为每三年一届,原定2014年举行的省运会调整到2015年举行,设青少年竞技体育和青少年学校体育两部分,调整项目,杜绝“雇佣军”,保证外来人员参赛权利,不设“金牌榜”,增设运动员文化测试和功能性体能测试两项内容,并作为运动员参赛的入门门槛。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杨迺军告诉记者,省运会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挥棒,新周期青少年体育工作将以省运会改革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省运会杠杆作用,通过建立体育与教育联合举办省运会的办会模式,紧密体教结合,完善体育与教育两部门分工合作,达到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体育兴趣为目的拓宽基础面,以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目的培养尖子生,形成青少年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推进的局面,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作为“支点”和“指挥棒”,省运会究竟将发挥多大的杠杆作用?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高敬萍表示,此前,以青少年为主的省运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发展成果、鼓舞民众精神、提高体育水平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事实上,广东青少年体育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一方面学校体育面临的难题增多,另一方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不高。“这些无一不显示出我们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质量。改革后的广东省运会将起到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全方位人才的重大作用。”


杠杆1: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高敬萍说,广东正以省运会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其中,正建立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和入队文化测试制度,至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参加体育、教育部门组织的所有青少年比赛,必须进行赛前文化测试,实现全覆盖。“测试题目和标准,我们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多比赛正值寒暑假,以参照当年中考、期末考等成绩为基数,以相应比例人数参赛;二是体育和教育系统联合共建题库,制定相对有效措施,进行测试;正式文化测试标准还在研究当中。” 

    高敬萍坦言,还要切实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青少年学生每周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优秀运动队适龄运动员每周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同时,理顺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体校管理机制,努力拓宽青少年运动员的输送和分流渠道,进一步完善优秀运动员的升学政策、保障机制和退役安置。
    刚率团到德国进行访问学习的高敬萍,对德国不少体育精英学校开展教育感触颇深。“德国人认为,体育之外的东西很重要。虽不能保证体育生比别的学生有优势,但要保证他们不比别人有劣势。所以,除训练课外,还开设体育理论、数学、地理、生物学、历史、艺术、计算机科学及第一、第二外语等系列通识课程。如体育理论除教授体育基本知识,还涉及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内容,为学生日后成为体育教师作准备。”
    “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事情,要充分重视”,这是柏林赛艇联合会会长斯塔赫先生给高敬萍介绍柏林体育精英学校时说的一句话,它很好地体现了德国人对教育的共识。终身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而学习“体育之外的东西”则让体育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也是对我们体育和教育工作者很好的启示吗?
    事实上,以上也正应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所提到的: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广东的最好体现。
    伦敦载誉归来后,广东籍奥运冠军雷声作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大四学生一心扑在学业上,难得的休赛期让他更有精力进行文化学习。“这段时间闲下来了,可以多修点学分。”周一到周五,他都在北大校园里专攻高数和英语,周末回国家队,主帅王海滨给他“开小灶”。以前给人腼腆羞涩的雷声经过学习后,性格开朗,给人阳光亲切的感觉。日前,短暂回到广东的雷声与本报记者在房间聊天,记者充分感受到其身上的个人魅力,思维严谨,英语流利,解高数难题轻车熟路,连大学曾学过高数的本报记者亦自叹不如。
    坚持了三年,雷声收获很大。“上学对我有很大促进,让我在训练、比赛中都更加集中,也更有成效。心态摆得很好!”“我不能以奥运冠军自居,我的社会知识和能力不够,希望能更加努力,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出身广州伟伦体校(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多次参加省运会获得冠军的雷声寄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多学习之余,还要加强身体锻炼,让体质健康与知识同行,提高综合素质。
    雷声的话让人敬佩!身为奥运冠军,尚且如此“身体力行”,作为广大的青少年,如何不能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呢?
    相比而言,雷声北大的学弟学妹们更令人“震撼”。上月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列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他之前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从数字看来,参加军训的大学新生平均每人看病将近两次,为大学新生如此差的体质震惊之余,不禁引人深思。试想,作为北大这一中国知名高等学府的大学新生体质尚且如此,全国其他高校的大学新生概莫能外。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如此羸弱的身体让人堪忧。
    教育专家学校老师不约而同表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刻”,加上不容乐观的心理状况,体质弱、心理差,导致城市孩子“玻璃化”。学校攀比升学率,家长只关心孩子成绩,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很大程度剥夺了孩子锻炼、运动的时间。毛主席曾在上世纪20年代,便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并强调“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此言历历在耳。

 

改革,撬动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下发文件和精神,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改革后的广东省运会,同样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契机和平台。
    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高敬萍表示,此前省运会大众项目,将放到4年一届的全省体育大会,改革后的省运会重点是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广东将以省运会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增强学生体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组织开展学校课余训练,每所学校要有两个以上项目的学校代表队,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规定,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加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认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组织测试和监测。
    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吕劭华告诉记者,“除了举办夏令营、冬令营,加强传统体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外,明年广东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将联合举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联赛将打破以前惯有的竞技和金牌思维,青少年重在参与和交流,提高体质和团队意识,让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得到更多家长和全社会的认可,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少年强,则中国强。重读广东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让人感到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教育的迫切性。
    “省运会改革这一支点,必将撬动青少年体育发展。我们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全方位人才。”高敬萍最后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