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9月8日在河南郑州开幕。广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张朝发表示,广东代表团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目标是争取在上届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据了解,本次全国民族运动会广东代表团共441人,由瑶、壮、回、满、畲、汉族等23个民族组成。广东代表团将参加龙舟、毽球、武术、蹴球、独竹漂、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等14个竞赛项目以及10个表演项目的角逐。其中,参赛年龄最大的来自表演项目选手65岁,竞赛项目年龄最大的是53岁,年龄最小的仅13岁。
张朝发介绍,广东队在传统强项龙舟、毽球、武术、摔跤上有争夺奖项的实力,在表演项目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广东是少数民族人口大省,拥有粤户籍的少数民族人口有98万,而流动人口有400多万,其中长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330多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宁夏、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数。
事实上,通过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也促进和带动了广东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张朝发表示,广东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来就业、经商、学习和生活,随着人口的增长,民族体育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广东在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取得金牌零的突破后,之后每届的排名都能进入前十位,上届运动会则排在第五位。
从组队来看,乳源、连南和连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均参加了表演项目。表演项目是民族运动会的特色项目,来源于生活生产,带有比赛和文艺性质。这三个县既有表演团体,另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开展情况较好。
城市民族体育的比重在增加,广东参赛的14个竞赛项目中,有8个由广州市组队;10个表演项目中,广州肇庆和广技师参加4个。从组团的情况来看,珠三角占了一半以上人数。
此外,广东学校民族班的学生也在代表团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广东的民族班8000多人,仅新疆的就有2800多人,像这次参加民族健身操的很多就是新疆学生。肇庆组队参加的表演项目,也是以新疆班的学生为主。“学生群体的参与丰富了广东民族体育的内涵。”张朝发说。
近年来,广东省民宗委和省体育局高度重视民族体育工作,不管是粤东西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是珠三角的城市民族体育,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广东省体育局和省少数民族体协经常举办相关民族体育活动和比赛,去年省体育局财政拨款2000万元支持省民族运动会连南主场馆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县级民族体育的发展。
张朝发也坦言,每逢全国或全省民族运动会之时,在经费保障、训练备战、比赛奖金等都有较大的投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难题。如在平时,广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选材方面受到限制;日常有些民族体育相关运动队缺乏训练经费、教练员补助等。今后,广东要加大民族体育投入力度,形成良好的发展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民族体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