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蒙蒙细雨下个不停,浇透了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里一块块绿茵场上的草皮,显得愈发充满生机,待到天晴时,一群热爱足球的孩子又将在此奔跑训练,努力实现着心中的足球梦。
去年12月,梅州客家队以绝平的方式完成冲超梦想,全国首支县级中超球队诞生,这是梅州足球史的又一个里程碑。近年来,梅州在体育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百花齐放。
去年12月22日,中甲联赛收官战,梅州客家队以绝平的方式完成冲超梦想。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我们要深入抓好振兴足球之乡战略,扎实推动足球特区建设,积极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各县(市、区)分管负责人和体育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为进一步做好梅州市体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精彩与出彩
夯实全民健康基石
每天下午,位于梅城强民路的全民健身广场上,一群热爱运动的人们在这里打篮球、乒乓球,踢足球,玩各种健身器械,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蹒跚学步的婴孩,他们在这里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近年来,梅州不断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去年,兴宁市大坝里体育场完成改造,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主体工程顺利封顶,国内现代足球发源地梅州五华·元坑遗址景区建成并开放,全民健身广场以及爱奇足球场完成升级改造,新建梅江沿岸13公里塑胶健身步道、清凉山郊野公园环湖跑道并投入使用……
新建梅江沿岸13公里塑胶健身步道投入使用。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虽然新建并改造了一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但目前梅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还相对薄弱,对比广东省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市县两级要配齐“两场一池一馆一中心”的任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次会议提出,梅州未来将认真实施《梅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方案,补齐场地设施短板,推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越来越多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运动起来,越来越丰富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让群众的生活精彩起来。
去年5月,梅江区2021年首届“寻迹嘉应古城·遇见诗画梅江”徒步定向活动在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广场启动,近2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诗画梅江”,寻觅“一城两坊”古迹。
徒步路线将“一城两坊”(嘉应古城、攀桂坊、望杏坊)的历史人文古迹串连起来,总长约8公里。“徒步路线设计得很好,‘打卡点’都是老梅城非常熟悉的地方。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保存良好的‘一城两坊’古迹,也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在梅州学宫“打卡”的一位“徒友”说。
2021年,梅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市共计举办赛事活动2119场次,约4.6万人参与。同时,还创新体育赛事方式,举办2021年“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主题马拉松线上比赛,吸引1.6万名选手参加,总跑量达47万公里。
群众体育精彩,竞技体育则越发出彩。
3月22日,中超升班马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宣布与李帅、廖均健、杨超声、陈哲超、王伟完成签约手续,这5名运动员加盟该俱乐部。作为一支县级城市的中超球队,3年冲甲,6年冲超,梅州客家队在中国足坛上书写了奇迹般的历史,戳破了足球金元时代的泡沫。
中超升班马梅州客家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赛前训练。 受访者供图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短板,积极开展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精益求精备战省运会。”会上,梅州市副市长陈伶俐要求,努力将群众体育做得精彩,竞技体育做得出彩。
事业与产业
推动体育产业全链条发展
走进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一栋栋整齐的运动员公寓林立,一块块大大小小的足球场绿意盎然,球员们在教练组的带领下,热身、速跑、慢跑,有序进行力量、速度等训练。
在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的带动下,“足球+”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受访者供图
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除了承托俱乐部办公、一线队和青训体系的生活、训练外,还承接了中甲联赛、中冠联赛、足协杯、省长杯、小甲A挑战赛等各种国内和省内的重点足球赛事,以及多次开办了亚足联、中国足球协会B级、C级教练员培训班等。
据统计,运营至今两年来,小镇已接待全国各地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旅游团体、学生等约28.8万人次,公司经营收入1.5亿元左右。在小镇的带动下,“足球+”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总体带动地方经济收入2.5亿元。其中,每年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2500万元,每年带动周边旅游服务2500万元,每年直接带动当地移民和零散劳动力就业500人,间接带动就业1500人。”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党委书记魏政熙说。
体育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特色领域。近年来,梅州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数据显示,2021年,梅州实现体育产业总产值22.0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1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市GDP比重的1.69%,其中体育产业固定资产投资9.24亿元。
去年11月,在清远举行的广东省第16届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上,梅州市广东跃速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本届省运会的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运动装备企业。
作为梅州传统体育产业的一分子,跃速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情系体育。先后赞助了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2届运动会广东代表团及广东省第14届、15届、16届运动会等。
据了解,广东跃速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企业,“跃速”是广东省著名的体育品牌。该公司还在兴宁投资建设广东跃速体育产业园,做强做大体育产业。
今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五华足球小镇、兴宁跃速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动职业足球股权多元化改革,做大赛事经济和体育产业。
此次会议要求,2022年,梅州在抓好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将突出重点、集聚要素发展好以足球为特色的产业项目,真诚服务、大力招商,推动体育产业全链条发展。
传承与创新
完善“1+5”模式青苗青训体系
9年前,4岁的李伟佳端坐在五华县体育场的观众席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虽然年纪小,但他却可以把梅州客家队每个球员的名字叫出来。9年后,作为梅州客家队青训队员的他,看到球队冲超成功的那一刻,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足球,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基因里传承。
梅州客家精英足球学院内,书声琅琅,一群热爱足球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球技,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足球梦,他们是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的未来。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俱乐部聘请了来自日本的教练团队,“我们有9个青训梯队,每个梯队都会有主教练去带,主教练不仅要教孩子们怎样去踢球,还要在生活当中教他们怎样去做人,教授一些基本礼仪和人生道理。”日本青训总监川合学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上学的200多名学生都是免费的,“免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他们只需要安心读好书、踢好球!”梅州客家俱乐部青训部副部长李健锋说,他们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青训人才,不惜花重金。
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文化历史和社会氛围的熏陶下,足球梦在青少年的心里扎根发芽,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这些心怀足球梦的少年走上了实现梦想的道路。
下午四点半放学以后,江南育才小学的足球场上,穿着振城球衣的小球员们,自觉地将书包叠放整齐,开始进入快乐的足球课堂。
足球梦在青少年的心里扎根发芽。 受访者供图
热身结束后,球员们有序进行运球绕碟等技术动作,教练针对运球的注意事项为球员们做示范动作。脚内侧、脚外侧触球多次练习,球员们都能逐渐掌握技巧。
振城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5年,俱乐部以公益足球为主,目前与梅州作新、风眠、龙坪、江南等多所小学合作,每所学校校队分派驻点教练,为学生进行每周四次训练,并在比赛中发掘优秀的足球苗子,组成精英队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再将优秀苗子输送到市、区体校。
近年来,俱乐部向地方体校、富力足球学校、梅州客家队输送了100多名学员,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在梅州开辟了一条校园向职业梯队输送人才的新路。
振城足球俱乐部是梅州校园足球联动社会足球俱乐部、推动体教社融合发展的一个样板。近年来,梅州各地“体教社”融合开展足球青苗青训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目前,梅州正逐步完善提升以中国足协梅州青训中心为统领,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俱乐部、专业足球学校、市县体校和校园足球青训协调发展的“1+5”模式青苗青训体系。
“在体教融合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调动梅州社会力量,有效参与青苗青训‘双青’工程,社会俱乐部加强与体育部门、足协的合作,不仅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男女足青训梯队,还积极深入校园开展青训活动。”梅州市体育局局长陈远洋说,体育、教育、社会共同培育青少年足球发展土壤,努力培养喜欢足球、热爱足球苗子。
虽然梅州在“体教社”融合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在各县市区交流上,不少人提出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员,“我们迫切想招优秀的教练员,但由于制度的一些问题,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为此,此次会议提出,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批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优秀裁判员,不断选苗、育苗、送苗。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以用人需求为导向,引进高水平体育教育人才、管理人才,构建优质人才发展平台,加强激励留住人才。
■记者观察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解决教练缺乏难题
作为足球之乡,梅州在近10年的时间里,努力振兴足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青训,因为足球的未来就是那群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孩子。
有这样一组数据,近年来,梅州共培养1.3万名后备人才,向国家和中足协U系列输送50多人,向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60多人,培养各类教练员1300人,裁判员1800人,其中有5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
数据的背后是梅州坚持不懈抓青训的付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梅州的青训依然存在着人才缺乏的问题。
“我们迫切想招优秀的教练员,但由于制度的一些问题,很难招得到合适的人才。”
“能不能出台一些政策,让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可以进入到教练员的队伍来?”
“对我们招进来的教练员,有没有一些激励政策可以让他们安心留下来?”
……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纷纷抛出问题,热烈讨论,希望能够找到破解足球教练员人才缺乏的问题,进一步搭建起完善的足球青训体系。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学校人员录用办法,很多足球退役运动员因为文凭、教师资格证书等限制,很难或无法在短时间内进入教育系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即使有的运动员通过读大学获取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也会受考评名额和编制数量等问题的影响而无法进入教师队伍。
过去,教育和体育是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工作职能。对于青少年来说,接受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事情;而在这些学校选拔优秀的、具有体育天赋的运动人才,则是体育系统的工作。但青训工作需要这两个系统深入协作,制定相关的引进政策和考核制度。
竞技体育靠成绩说话,可足球青训却很漫长,我们需要耐心,先从引进机制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为优秀的足球人才搭建好施展才华的平台,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在梅州扎根下来,培养更多的足球苗子。
此外,教练员的培养应未雨绸缪,梅州可以与省内高校合作,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从他们小时候做运动员开始,实施教体结合策略,这样培养出来的教练员才能符合当下校园足球发展需要的教练人才。
在教练员数量上去的基础上,梅州还可以学习日本的青训做法,提升教练员的素养。日本足球协会每年有超过100场青少年教练员培训,针对不同层级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尤其是依据不同培训人员,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的建立与评价方面,务求做到因材施教、科学发展。
梅州已经花了10年的时间来打基础,说明我们是可以沉下心来的,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梅州足球会在未来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