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竞技体育

“软”妹子锻造“硬”球队 ——访深圳市体工大队曲棍球教练李娟

发布日期:2020-07-27来源:深圳市体工大队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深圳市体工大队14支运动队伍的训练场所中,曲棍球场是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每次来队调研必看的打卡地。宽敞高端的训练场所,激情昂扬的队员风貌,敏捷娴熟的曲棍技艺,总是让她赞不绝口。而锻造这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球队的主教练,却是一个软妹子。可“软妹子”有硬实力,正是在她17年如一日的坚守拼搏下,深圳市曲棍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自2004年组队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第一名及多次同等级别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前三名。在省内,深圳男子、女子曲棍球队获省运会及省曲棍球锦标赛第一名累计达十几次。

  20根旧棍组球队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喝赣江水,吃赣南脐橙长大的李娟,自幼清秀温婉,是个讨人喜欢的“软妹子”。因机缘巧合,初次接触曲棍球的李娟,就被这项挥棍拦截利落,闪展腾挪迅捷的运动所痴迷,从此,便把自己的一生嫁给了曲棍球,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做队员时,李娟是著名曲棍球教练金昶佰执教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第一批国手,担任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前锋,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外重大比赛,获得过1998年亚运会第三名、全国女子曲棍球联赛冠军;奥运会预选赛第五名(此次比赛也是中国曲棍球队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入场券)。

  退役后,李娟得知深圳市有意组建曲棍球队,在吴坚及胡偌芳两位恩师的推荐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计得失地来到了深圳。2003年12月25日,令李娟终生难忘。那一天,她兴高采烈地来到深圳体工大队,却发现大队曲棍球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无训练场地,无项目训练设施,无训练队员,仅有的一点家当,便是李娟从广东省队辞行时,老师好意相赠的20根已经使用过的旧曲棍球棍和20个旧球。

  倔强的李娟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退。没有训练球场,她就想办法寻找大队内的各类角落开展训练。为能有个较为宽敞的训练场所,她与田径队教练软磨硬泡,才征得同意借用田径场的一角跑道进行训练。没有队员,就只身跑到广西、山西、内蒙古等偏远地区寻找。由于曲棍球项目当年在国内还较为冷门,开展城市和了解的人极少,而训练的艰辛也让许多孩子对曲棍球项目“望而却步”,这也给当年的组队招生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的她终于在2004年5月勉强凑齐了15个队员,正式组建好深圳女子曲棍球队。

  男女队省赛及全国赛多次摘金

  为梦想努力的李娟,哪怕夏天烈日暴晒,寒冬冰雪刺骨,从未有丝毫退却。在她的精心锻造下,才组队不到半年的深圳女子曲棍球队,第一次参加广东省“六人制”比赛时就顺利摘金。之后,女队多次获得广东省比赛冠军及全国青少年比赛冠军,累计向上级省队单位输送运动员30人。其中女子曲棍球队员梁美玉自2010年进入国家队女子曲棍球队后,已参加过三届全运会,两届亚运会,两届奥运会,代表中国队参加第28届夏季奥运会并取得第六名成绩,代表中国队取得2014年亚运会第二名的及世界杯第六名等好成绩。2019年10月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曲棍球预选赛中,梁美玉作为主力队员参战,帮助中国女曲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目前,梁美玉正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

  女队的成功给了李娟很大的信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深圳男子曲棍球队于2007年12月组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经过不懈努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取得了2009年全国曲棍球青少年“六人制”锦标赛冠军。之后的2009年、2010、2012年,深圳男子曲棍球队都如愿摘得广东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冠军。

  2019年的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深圳男子、女子曲棍球队分获第二、第三名及广东省锦标赛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三名。“最近10年,深圳男子、女子曲棍球队一直为广东省曲棍球青少年比赛男子和女子的前三名以及省运会的前三名,队伍的总体实力也处于全国同等青少年级别前四名。”教练李娟介绍,本届深圳曲棍球队共有队员43名,眼下队伍正积极备战新周期省运会,坚持每天早训,平时一天两练,逢周末或寒暑假则一天三炼,希望通过努力,书写深圳曲棍球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深圳特殊人才引进第一人

  虽然所带队伍多次获得省级和全国比赛的冠军,但因学历、职称等不符合当时的职员选聘政策条件,李娟自2003年至2008年一直处于临聘状态,收入待遇及事业发展前景等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鼓励李娟继续带好深圳曲棍球队,时任深圳市体工大队大队长韩星元向深圳市人社局提交了以“特殊人才”方式引进李娟的报告。报告收悉后,深圳市人事局会同市文化局、体育局成立了调研小组,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根据艺术体育专才的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特殊要求,深圳市人事局为艺术体育专才“度身定做”一套招考办法,于2008年3月出台了《深圳市事业单位艺术、体育职员公开招聘工作细则》和《深圳市事业单位艺术、体育职员公开招聘工作专家库管理规则》。

  由于带队成绩出众,在深圳市体育局和市体工大队主要领导的帮助下,李娟在2008年成为深圳市人事局出台《深圳市事业单位艺术、体育职员公开招聘工作细则》以来,在体育领域引进的人才第一人。作为曲棍球行业的专家,当时市人事局将李娟作为“特殊人才”,通过直接考核给予正式调入,由临聘改为正式教练。之后,更多的“李娟”踏着“红地毯”,为深圳的文化立市战略和体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入编后的李娟,工作更加卖力,成效更为显著,并且通过多年的努力,于2018年获得了高级教练职称,目前任市体工大队男子、女子曲棍球队总教练。

  6区9校落地开花

  曲棍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一支成型的队伍得20多人,每人身上的训练装备,包括球、球棍、护腿板、比赛鞋、比赛球衣、牙套、护手等,即便是青少年级别,一个人全套费用都得2000元左右。如果是成人比赛的装备,价格就更贵。养着这样一支曲棍球队,如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一旦经费压缩,往往会成为省市主管部门“缩编”的牺牲品。这是广东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曲棍球队的发展现状。

  但由于深圳市特别重视曲棍球事业的发展,各级部门多年来在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多项支持,借着2011年举办大运会的机会,市体工大队将此前2号训练馆旁的足球场改建为曲棍球场。至此,深圳曲棍球队也结束了7年在外地流浪外训的日子,终于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

  高端大气的训练场所,美味可口的饭菜,造诣深厚的教练,让深圳曲棍球获得了良性发展,以往的选才困难成为了“过去式”。如今,李娟带领的男、女队一共43人中,有85%来自深圳本地。随着推广的力度越来越大,目前一共有6个区9所学校开展起了曲棍球运动,深圳注册的曲棍球运动员一共有400多人,这为深圳市体工大队曲棍球队提供了广泛的人才储备。此外,李娟在2017年牵头成立了深圳曲棍球协会,组织深圳校际间的联赛以及深圳市曲棍球锦标赛,为深圳市群体运动搭建了良好平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体育人,李娟赶上了体育发展的最好时代。今后,她将带领球队顶烈日,冒酷暑,迎寒风,斗严冬,苦炼基本功,提高专项技术,努力以卓越的实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深圳曲棍球队的“新标杆”“新榜样”。(王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