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竞技体育

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今日闭幕,广东多措施发力成绩大飞跃

发布日期:2024-02-27来源:广州日报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十四冬”)今天闭幕,截至昨天,本届赛会的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绝大部分比赛已经结束,只剩下今天闭幕日的速度滑冰青年组男/女团体追逐赛、女子冰壶公开组和男子青年组冰球4个小项决赛。本届冬运会无论参赛规模还是设置项目数量比往届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冬运会的“全国性”“全项目性”。

  冬运会实现“南腔北调”

  过往的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由于国内大多数省份缺席,更多是黑龙江、吉林、辽宁特别是前两者运动员的争夺,也有人戏称“冬运会是东北人的运动会”,因为赛场内外都是东北人,东北话自然成了冬运会的“官方语言”。

  上述局面在本届冬运会上被完全颠覆,除了各种北方方言外,操着四川话、浙江话、广东话、河南话甚至海南话等方言的运动员、教练员遍布各个赛场。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十四冬”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新介绍,“十四冬”首次以省(市、自治区)的形式组队,改变过去仅仅是以城市形式组队的方式,本届冬运会共有35个代表团参赛,参赛规模接近夏季全运会,金牌乃至奖牌不再像以往被黑、吉、辽运动员包揽,而是“有26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0个代表团获得奖牌,相比上届冬运会,参赛代表团数量、奖牌覆盖面大幅提升”。

2.jpg

广东选手黎睿霖是国内雪上技巧项目的佼佼者(图/新华社)

  成绩喜人新秀冒出

  共有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参加本届冬运会,用张新的话说,比赛精彩纷呈,竞争激烈,创造了多个优异成绩。张新介绍说,以有成绩记录的速度滑冰项目为例,公开组12个比赛小项中,男子全部6个小项、女子3个小项的成绩超过上届冬运会,辽宁队选手吴宇在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A组决赛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全国纪录。

  在张新看来,“十四冬”赛场还涌现出一批成绩优异、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如内蒙古代表团旗手、21岁小将班学福获得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平行大回转冠军;河南队19岁小将陈硕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公开组比赛中,完成难度系数5.1的动作并平稳落地,最终以125.97分的成绩获得男子项目金牌。此外,在短道速滑青年组女子500米项目比赛中,3名运动员的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

  张新表示,总体来看,“十四冬”达到了检验水平、锻炼队伍、发现新人、为冬奥练兵的目的,不过他也坦陈,我国冬季项目竞技水平与世界冰雪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冬季项目发展的基础还不牢靠,“冰强雪弱”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南方省份多个项目创纪录

  在本届冬运会上,昔日缺席的代表团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奖牌乃至金牌“零的突破”。

  不可否认,在“十四冬”冰雪赛场上,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冬季项目传统强省的优势依然是其他省份短时间无法比拟的,从冰上到雪上,特别是有着冰雪“金牌大户”的雪上项目,黑龙江、吉林的选手在雪场上几乎是实力碾压其他队伍运动员。

  当然,经过北京冬奥会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北冰南展”的深入贯彻,过去与冰雪无缘以及冰雪运动相对弱的省份通过多种举措,正在快速迎头赶上,并且正各自形成拳头项目,如北京冰上花滑项目本届冬运会几乎包揽从团体到单项全部金牌,而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的速滑、短道速滑正在崛起,而上海、广东、浙江、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乃至海南等南方省(市、区)除了组团参赛外,无论是本土培养的选手还是联合培养的选手都带来奖牌乃至金牌。

  张新强调,可以看出,北京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引领带动作用已充分展现,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取得扎实成效。

XxjpseC007409_20240224_PEPFN0A001.JPG

广东本土培养运动员肖紫兮/何凌昊在“十四冬”表现抢眼(图/新华社)

  广东冰雪多举措发展有效

  广东代表团在本届冬运会的奖牌数共计42枚,其中金牌13枚,银牌19枚和铜牌10枚。无论是奖牌数还是多达191人的代表团规模,广东代表团在“十四冬”上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毕竟广东在2017年才成立冰雪运动协会。广东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涵盖了冰球、雪橇、北欧两项、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7个大项,显示出广东冰雪蓄势待发的强大潜力。

  首次组团参加冬运会就能获得这样的成绩,这与广东在冰雪运动发展方面早谋划、早准备密切相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对国家政策和冰雪运动发展方向具有无可比拟的高度敏感性,提前谋划和及早准备也使得广东冰雪运动设施和冰雪参与人群快速增长。据悉,广东全省目前已有20多处冰雪场馆,而且还有了冰壶馆,广东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冰雪省份。

  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实施冬季项目省区市联合培养运动员政策也助力广东冰雪快速崛起。张新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冬季项目主要依靠东北地区,南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基本不开展。为调动运动员输送单位的积极性,在“十四冬”实施了联合培养政策。联合培养政策的实质内容,就是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计入输送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从而让各单位在人才、场地、科医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冬季项目加速发展,竞技实力不断提升。

  广东借“十四冬”机会,实现了与冰雪强省强强联手,如与黑龙江、吉林通过联合培养,快速补短板、填空白,在成绩喜人的同时,也发力培养自己的冰雪选手,如女子冰球不仅有一支高水平成年队,青年队也迅速成长。据悉,广东根据自己技巧性体育项目人才多的特色,依托国家队平台,通过跨项选材进行人才输送,现在在钢架雪车、雪橇、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以及大跳台、跳台滑雪、花样滑冰等项目中都有广东本土培养运动员的身影,如花滑冰舞的肖紫兮/何凌昊本届冬运会团体和单项都站上领奖台,雪上技巧项目的李牧赛、黎睿霖成为国内该项目的佼佼者,彭俊越在雪橇的个人和团体项目表现突出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