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南粤古驿道定向赛 > 轮播图管理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进深汕 “我要上全运”2025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深圳·深汕站)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31来源:本网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3月30日,“我要上全运”2025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深圳·深汕站)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朝面山村成功举办,这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次跑进深汕特别合作区。本站赛事旨在以“体育+”为纽带激活古驿道文化基因,推动深汕城乡协同发展新路径,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1.png

  本站赛事在深圳对口帮扶协助汕尾指挥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下,由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事业局、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城管综合执法局承办。

  十年建树迈向新征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再出发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之际,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这一盛大赛事迎来第十个年头。这十年间,大赛不仅见证了定向运动在南粤大地的普及和发展,更见证了古驿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每一条被赛事激活的古驿道,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5.png

  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易洪陶表示,十年来,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见证了南粵古驿道的系列赛事,希望继续借助大赛平台,发挥赛事独特优势,展示南粤古驿道保护活化利用成果,促进赛事与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展示南粵大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助推广东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经济发展。

  截至2025年2月,大赛共举行82站125场赛事,走遍了全省2千多公里的古道旧巷,到访了66个古道乡镇、84个古村落、5个古港码头、2个岛屿,吸引了37个国家及地区5千多个村民家庭参与体验赛事活动,有效带动沿线贫困村、古村、古镇经济发展。随着新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将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以定向大赛为契机深挖深汕运动海岸资源禀赋为全运预热

  本站赛事举办地鲘门街道朝面山村是羊蹄岭古驿道沿线的重要节点。羊蹄岭古驿道是古代粤东各地通惠、广的官道要冲,古道由山石砌成磴道,宽约1.7米,呈“之”字形,串联圣佛庵、壮帝居、西关遗址和兵营驿站遗址等历史文化景点,行走其中可以感受当年的历史氛围。

2.png

羊蹄岭古驿道沿线海景

  为突显深汕特别合作区“山海湖田”生态特色,本站赛事依托羊蹄岭古道景观资源,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将深汕“山、海、林、田、湖”资源转化为连贯的运动场景,有效展现和挖掘深汕运动海岸资源禀赋,推动“体育+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选手们在竞技中穿越百年古厝、壮帝居,体验“山海连城”的独特魅力。

3.png4.png

  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易洪陶表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是运动员们展示风采、挑战自我的舞台,更是宣传推介深汕特别合作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展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让更多的人了解深汕、走进深汕、爱上深汕。同时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承办的全运会各项赛事即将到来之际,主办方将为南粤古驿道这一品牌赛事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叫响“我要上全运”的口号,让大家聚焦全运、关心全运、参与全运,掀起全民迎全运的热潮,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谱写区域协同和办好大湾全运会的新篇章。

  以“体育+”为纽带打造古驿道活化新样板

  本站赛事作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84站,开设少儿组、专业组、成年组、体验组四个组别的短距离赛,吸引来自广州、佛山、深圳以及粤东地区的汕尾、潮州等地以及福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746名定向爱好者报名参赛。赛事以“体育+”为纽带,深度串联古驿道沿线的历史、非遗、自然景观与农特产品资源,打造“一赛多赢”的活化模式。

7.png

  赛事开幕式上,深汕非遗“顶流”南香村独角麒麟狮队为大家呈献了深汕独具特色的麒麟舞表演《麒麟戏珠》。此外,现场还设置了深汕特色文创、深汕传统小吃、深汕手工擂茶、畲族编织技艺、文旅深汕等深汕美食非遗体验摊位展示体验区,游客不仅能参与运动竞技,还能体验汕尾渔歌、舞麒麟等深汕本土非遗项目,品尝双头尖、糯米糍、鲘门马鲛鱼丸等当地特色小吃,实现“一次参赛、多重体验”。

8.png

  赛事通过发挥“体育+”的综合效益,推动农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体育引流、文化赋能、农业增值”的良性循环,激活了古驿道的经济价值,打造出又一个古驿道活化的新样板,为古驿道的可持续活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推动古驿道、古村落的活化利用,带动旅游消费,助力“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道”兴村探索深汕城乡协同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修旧如旧、生态优先”为原则,重点打造鲘门观海段、羊蹄岭-君子岭段等示范工程,累计修复古驿道本体及连接线40.8公里。其中,鲘门观海段采用纯手工铺贴、骡马运料的传统工艺,修复青石板路4.2公里,增设休憩凉亭、导览牌等设施,最大程度保留红树林湿地与山海景观的原生风貌;羊蹄岭段则串联圣佛庵、驷马岭水库等节点,形成“登山望海、历史科普”的特色步道,成为市民徒步打卡的热门线路。

13.png

羊蹄岭古驿道

  随着羊蹄岭古道的保护利用工作不断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为抓手,进一步对朝面山村等沿线村落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事业局局长、一级调研员徐琳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既是粤港澳大湾区东进战略支点,更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平台,不仅坐拥45公里黄金海岸线和75%森林覆盖率,更承载着千年古驿道的文化记忆。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深汕特别合作区积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体育+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致力于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打造便捷、舒适、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本站赛事以定向运动为媒,让历史文脉与现代体育激情碰撞,正是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创新举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