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南粤古驿道定向赛 > 户外活动新闻

驿道达天下 海丝通四海

驿道达天下 海丝通四海

发布日期:2018-02-22来源:广东省体育局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编者按:金狗新年之际,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宣传达人”冷菲游历于英国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苏格兰、爱尔兰等地,驻足于大英博物馆中国馆,观看从南粤古驿道上的黄埔古港而来的文物,感受中英文化传播者高菱女士的民族情怀与文化自信,并向世界推介南粤古驿道。
       2月17日,大英博物馆用3D科技,以影片形式正式发布中国书画家项圣谟创作于1623年的中国明代山水作品《秋林读书》。悠然山水,跃出纸面。

明代项圣谟山水作品《秋林读书》,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天边落碧,屋底蒸云,黄叶满红,青烟断岸,变幻万状,一时无能作收拾法,以尽归纸笔间,徒有抱恨已耳……”。
       梦里醒来身是客。置身现场,穿越数百年,感觉自己像小鸟一样进入了画中世界。
       驻足在前两个月前才重开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驿道君印象最深的就是此画,驻足良久。  

明代项圣谟山水作品《秋林读书》,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前年未了伤春客,
去岁悲秋哭未休。
血泪染成林叶醉,
至今难写一腔愁。

       “项松之名满东南”。旅居英国近三十年的高菱女士对这位生于明末清初的画家项圣谟充满敬意,敬畏泱泱大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尊尚之心溢于言。

在英国的中国珍贵文物

       “是的,这个馆里的宝贝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和我们一样,高女士三十年前在异国他乡第一次见到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展品时,惊呆了。
       中国馆里的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这些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超过2万多件,价值连城。我们的民族情怀,由然而生。大英博物馆是保藏我国丢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在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敦煌壁画面前,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宣传达人”感慨万千,家国情怀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丢失的“明珠”——敦煌壁画,是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它是在1856年到1932年间,由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先后掠夺而来。其间,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抢掠的文物最多。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文书稿中,大英博物馆就藏得1.3万件,我国现存仅三分之一,致使学术界有“敦煌者,我国学术之悲伤史”之嗟叹。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高女士神情凝重地对驿道君重复强调。“但是,如果我们永远记住仇恨,必将裏足不前”。旅居三十多年的高女士现在更愿意把眼前这些文物视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中国贡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在英国的中国珍贵文物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在英国的中国珍贵文物

       “兴许,这些文物就是从你们广州黄埔古港远渡重洋而来。”她笑着说。
       驿道君自豪感由然而生。驿道达天下,海丝通四海。广州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海波不扬,千年不绝,不管是贸易而来,还是抢夺而去,广州都是必经之路。

在英国的中国珍贵文物

       高菱女士现在做得最多的是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但凡涉及到中英文化交流的大事小情,她都乐此不疲,在英国人的面前,她是最好的“China”,是“中国”的文化传播者;在来访的祖国亲人眼里,她是最好的中国文化使者。
        “女儿嫁得再远,也不忘娘家”。高女士初心依然。

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宣传达人”向保罗·戴维斯(左)等赠送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的文创产品,广受欢迎。
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宣传达人”推介南粤古驿道



       在游历英国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期间,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宣传达人”还积极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推介宣传,引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的浓厚兴趣。在温德米尔湖区,“宣传达人”和曼彻斯特市政厅主管城市规划建设的高级官员保罗·戴维斯一家同游。保罗·戴维斯是一名从事建筑设计超过25年的优秀建筑设计师,他对南粤古驿道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专业地进行保护利用表示赞赏,对“宣传达人”不远万里带来的文创产品爱不释手,连连点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