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广东省人民政府2月20日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提出23条具体举措着力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服务供给,助力全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一起来关注《措施》中和体育领域相关的内容:
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消费高品质发展
在培育壮大旅游消费方面,《措施》指出,壮大“+旅游”等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消费市场,支持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积极引入餐饮、演艺、研学等消费业态,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
针对拓展体育消费空间,《措施》提出,抓住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持续推进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升级改造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接国际和全国高水平赛事活动软硬实力,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培育“一市一示范”精品赛事品牌。
各地结合实际发布既有闲置场所清单,支持盘活闲置的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进行改造,多渠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综合体)、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地)、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室内综合健身康体场地等便民体育设施,鼓励各地和社会力量申办或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区域赛事,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发挥赛事活动引人流、聚人气、促消费的作用。
丰富优质体育用品供给,推出体育“国潮”新品。办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丰富数字化、绿色化消费场景,扩大会展消费
在积极扩大会展消费方面,支持餐饮、家政、养老、旅游、体育等与服务消费相关领域市场化办展,打造消费领域品牌展会。举办汽车展、家居展、宠物展、动漫展等,鼓励参展企业首发产品或服务,引领消费潮流。用好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等展会带动效应,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会议、展览、赛事等活动人流,联动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业态,为参展参会客商提供专属消费优惠,带动当地吃、住、行、游、娱、购消费。
打造多业态、复合化服务消费场景,打造新型消费空间
推动商业综合体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多元融合转型。鼓励商业综合体与文化、娱乐、健康等融合,由传统购物场所向集文化艺术、休闲健身、教育培训、影音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交中心、娱乐中心新型消费体转型。推广正佳广场、长隆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典型经验,促进商旅文体娱消费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创新型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打造覆盖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健身的“超级IP首发地”,建设广州塔广场、深圳欢乐港湾、佛山创意园、东莞C park等一批引领消费新趋势的时尚高地。
拓展服务消费盘活闲置临街沿路店面。支持社区临街沿路店面提供养老、助餐、托育、家政服务,激发民生消费潜能。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充分利用社区闲置临街沿路店面,补齐社区居民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短板,在居民家门口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快递、维修、洗染、康养、健身、娱乐等服务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