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钱塘同亚运,羊城西子共鹏程。
从“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到“心心相融,@未来”,从海心沙广场点燃的璀璨星火到钱塘江畔“大莲花”掀起的亚运热潮,时隔13年,广州和杭州两座亚运城市“相遇”。
2月16日,“亚运走十城 吉利伴你行”文化推广活动来到南粤大地。
杭州亚组委在向广州市民介绍筹备情况的同时,也向曾举办精彩盛会的广州致敬。奥运冠军杨景辉则代表广州,向杭州亚运送出“会四海宾客,交五洲朋友,扬中华国威,展亚洲雄风”的祝福。
广州办赛人才支援杭州亚运
16日下午,“亚运Talk”活动在广州图书馆如约而至,广州亚组委和杭州亚组委的工作人员展开了一场亚运城市的对话。广州亚运会亚残奥会、杭州亚运会亚残奥会的4支火炬首次同台,把两座城市连在一起。
2010年,以“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为主题的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创历史纪录的199枚金牌。开幕式嘉宾乘船进入位于海心沙的会场,灯光闪耀的小蛮腰与五彩缤纷的开幕式遥相呼应,惊艳了世界。
杭州亚组委宣传部部长、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德清介绍,之前来广州,感受到这里是一座经济发展、处于改革前沿的城市。通过亚运了解广州之后,更感受到这是一座历史文化之城、运动之城,大街小巷到处散发着文化和运动的魅力。
1982年,广州和杭州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同样深厚,“江南韵”和岭南文化各具特色。杭州拥江发展,广州在珠江边崛起,城市地貌也很相似。
杭州此前没有办过全运会,更没有办过国际大赛,筹办亚运会首先想到了广州。杭州参考了广州成功的办赛经验,甚至把主媒体中心建设、电视转播、媒体运行等专业办赛人员拉入筹办团队。
“这次来一方面是向大家介绍杭州亚运,另一个也是向广州精彩办赛和给予的支持致敬!”许德清说。
杭州亚组委工作人员与广州市民互动
拥抱年轻人面向未来
本届亚运会是亚洲最高水平的体育大赛第三次来到中国,除了广州亚运会,北京亚运会在1990年举办。三届赛事的会徽体现着不同的寓意。
许德清认为,北京亚运的会徽图案是长城,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广州亚运的会徽图案是五羊,画面灵动,展现经济发展,百姓欢愉。杭州亚运的会徽设计融合了扇面、WiFi等元素,以从容不迫且带有诗性、科技感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杭州亚运会设计总监宋建明表示,广州和杭州都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办赛的整体形象设计方面,广州亚运的特点是米调银灰、斑斓相融。杭州亚运则希望体现东方智慧、中国气派和杭州韵味,是东方诗性的表达、江南语言的表达,以及杭州数字之城的展现。
广州亚运会设立42个比赛项目,9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杭州亚运会共设40个竞赛项目,新增电子竞技和霹雳舞两个项目,预计1万多名运动员参赛。
两个新增项目均是年轻人和青少年比较喜欢的项目。“除了项目设置,组委会在场馆建设上也为青少年考虑,比如游泳馆增设戏水池,从小培养孩子对亚运的认知,把运动基因移植到城市基因当中,让亚运会更加年轻,更加受青少年喜欢,更加走向未来。”许德清说。
“心心相融,@未来”是杭州亚运的主题口号,读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使用“@”符号,一方面与互联网“相连”,另一方面也是贴近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史上首个“零碳亚运”
杭州亚运立足“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的定位和“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目标,坚持“体育亚运、城市亚运、品牌亚运”共同发力。所谓“新”,是指使命之新、机遇之新、科技之新。
广州市民参与路跑活动感受亚运氛围
绿色亚运是杭州亚运的一大特色。全部56个比赛场馆,只有12个是新建的。为了实现“零碳亚运”,亚运场馆建设全生命周期均纳入管控,从规划到设计、建设提出了绿色建造的目标与实施路径,制定了绿色场馆标准规范、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场馆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一系列标准。这将是历史上首届“零碳亚运”。
“杭州亚运场馆建设是一大亮点,不仅考虑到赛后利用,还很好地融入了城市景观。”广州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原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林燕芬表示,“亚运是巴黎奥运会之前的一次实战检验,很期待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
“亚运Music”在广州塔二层平台举行
杭州亚运会推迟一年举行,许德清透露,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筹备工作更加完善,各场馆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顺畅。运动员们备战时间更长,准备更加充分。宣传推广工作也更加细致,遍布大街小巷。比赛场馆已全面向市民开放,百姓参与进来,全民亚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