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地方新闻

东莞:石龙,一座举重小镇扛起的国家级分量

发布日期:2024-10-16来源:南方+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力拔山兮气盖世,举重,一项追求力量与超越的古老运动。吸气、提铃、起立,运动员扛起杠铃,挑战重量的极限。

  自68年前陈镜开惊天一举后,东莞石龙镇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备受期待的举重文化新地标——举重博物馆于今日正式开馆。明天起,一项国家级重大赛事——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将在这里举办。

  这座面积不到14平方公里,只相当于68个鸟巢体育场的小镇,被形容是以“一个小镇对抗整个世界”,这里先后走出了1000多名举重名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打破者陈镜开、第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曾国强以及陈满林、叶浩波、陈伟强、赖润明和叶焕明等······

  从一项纪录,到19次纪录;从一座举重文化的地标,到一片培育新芽的土壤,某种程度上,石龙镇扛起的是中国举重事业的国家级“分量”。

  一项开天辟地的纪录

  石龙辉煌的举重史,开始自68年前陈镜开打破纪录的一举。

  1956年6月7日,上海市卢湾区体育馆内,一场中苏举重友谊赛正在举行,数千名观众现场观看。

  21岁的陈镜开走上比赛场地,身后的三个牌分别写着“130公斤”“132.5公斤”以及“120公斤”。

  这3个数据,分别对应着苏联、世界以及中国在这一级别的最高纪录。132.5公斤,这是当年最轻量级别挺举项目的世界纪录,美国人温奇已经保持了两年之久。

  陈镜开先成功举起125公斤,随后直接挑战133公斤。

  第一次挑战失败了,杠铃重重地砸在体育馆的地上,现场一片寂静。

  在第三次登场的时候,他看着身前象征着世界纪录的杠铃,凝神下蹲,然后吸气、提铃、起立,杠铃应声而起。

  裁判的三盏灯依次亮起,现场山呼海啸。

  这一举,不仅刷新了举重最轻级的世界纪录,同时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这一举,也举起了家乡东莞石龙68年持续传承的举重热。

  此后几年,陈镜开连续9次打破世界纪录,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载誉还乡,在莞城、石龙等开展举重汇报表演,每一场都有上万人争相观看。一批石龙举重爱好者深受鼓舞,自发组成“石龙举重班”,在广场等地练习举重。

  “于是红房子的娃娃们,就将各人家中大大小小的石锁提去大院,在满天落霞的辉煌壮丽中,憋足气学陈镜开。”这是旅法女作家钟丽思对当时东莞情景的描写。

  自陈境开后,从陈满林、叶浩波,到赖润明、曾国强和陈伟强,石龙举重健儿开始在奥运会、亚运会上扬威,其中曾国强还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举重队5个队员中有3个是石龙人,取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1987年广州全运会,广东举重队有一半是石龙籍运动员,且这些人都是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

  新中国成立至今,石龙籍运动员共打破举重世界纪录19次,获得世界冠军29人次。以陈镜开为起点,68年来,石龙镇走出了1000多名举重健儿,在国内外举重赛场上各领风骚,创造了不可复制的举重辉煌。

  一座举重文化的新地标

  厚重的举重史,凝聚在石龙一座新的的文化新地标上。

  10月17日至28日,2024年“津威杯”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将在石龙体育中心(石龙中学体育馆)开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也计划于10月16日在举重博物馆举行。

  国家级赛事选址石龙,联动举重博物馆的正式开馆。

  2011年,石龙镇获得中国举重协会批复,同意该镇筹建举重博物馆,2021年3月1日,举重博物馆在石龙镇人民广场正式动工。

  10月16日,举重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唯一的全国性举重项目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东莞的首个全国性体育主题博物馆。

  “正逢其地、正逢其时”,时任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曾这样评价举重博物馆选址石龙。

  据悉,博物馆内征(筹)集有约6000件展藏品,收集历届举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手印158套,采访了包括30位奥运冠军在内的134位全国举重界的重量级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举重人生和故事,并征集到自1979年以来历届世界锦标赛、自1984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中,与举重相关的珍贵影视素材资料。

  今年7月,举重奥运冠军陈晓敏向博物馆捐赠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战袍和1996年亚洲举重锦标赛金牌,同时留下了珍贵的“冠军手印”。

  一座博物馆的落成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的拔地而起,举重博物馆从一纸“施工图”变成一道“实景图”,其过程历经艰辛,凝聚了中国代代举重人的集体记忆。

  博物馆选址石龙镇旧体校,这里是石龙举重冠军培养和诞生地。旧体校建设期间,体校的举重运动员们曾身体力行,利用闲余时间参与建设。

  东莞市举重协会副会长吴牛苏回忆:“那时候每天放学,教练就让我们到这里来搬砖,从一楼搬到二楼、三楼,一次搬50块,每人每天至少要搬1000块砖。大家却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有趣,不仅能当做体能训练,还能跟着建筑工人学习技术。”

  “众举一片天 留得住记忆 撑得起未来”,是举重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博物馆采用“修旧如旧”的建筑方案,将旧体校建筑(一至三层)的基本原貌保留下来,并在其基础上增加钢结构的大平层,形成“馆中馆”结构,最大限度还原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石龙举重健儿的生活和训练场景。

  一片培育新芽的土壤

  1973年,石龙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下称“石龙体校”)正式成立,学校开设举重班,成为石龙举重的训练基地。

  至此,一批又一批学员在这里,每天重复着一套动作:扎好腰带,双脚微叉开站稳,双手擦满防滑粉,举起不同重量的杠铃,发力将杠铃举过头顶,随后将杠铃放下。

  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训练,石龙体校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举重健儿,在各级举重比赛中大放异彩。

  时殊世异,举重运动已不复当年盛况,社会对举重项目的关注度也不如从前那般高涨。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学体育改变命运”的观念不再流行,支持孩子练举重的家庭越来越少。

  可土壤还在,石龙依然在扛起为举重事业育新苗的重任。

  “哐当、哐当”,每天下午3点,石龙举重训练基地便会响起杠铃落地声。基地内的场地上摆满了杠铃等专业器具,一群10岁到18岁的孩子在练习抓举、挺举或者进行力量训练。沉重的杠铃在孩子们肩上被反复地举起、放下,教练在一旁指导训练动作。

  近年来,石龙体校一直在极力挖掘与培养有潜力的苗子,并加强教练队伍建设。许多从体校走出去的运动员退役后回到母校任教,继续传递对举重项目的热情和信心。目前石龙体校举重教练员有6人,其中国家级教练1人,高级教练1人,初级教练4人。

  作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石龙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举重人才。陈幼娟、邓世伟、何尧延、吴海丰、彭翠婷、曾田甜等举重健儿在国际和国内举重赛场上披金戴银。

  其中,彭翠婷今年参加了2024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在女子76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120公斤、挺举135公斤、总成绩255公斤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面金牌。

  石龙健儿为国争光,延续着举重文化的血脉。

  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石龙,也正以其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频频出圈。从“一河四埠”的美景到中山路的弄堂深巷,作为曾经的“广东四大名镇”,石龙镇打造“举重之乡”名片的同时,也正以更多面的魅力,扛起历史名镇的国家级“分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