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第七小学,课间的操场俨然成了传统武术与醒狮文化的“活力课堂”。
武术教练带领同学们练习基本功,细致分解腿功、腰功、肩功和步法要领,从“马步”到“冲拳”,从稳如泰山到虎虎生风,强调“力从地起,劲由腰发”,体验“刚柔相济”武术精髓。
另一边,醒狮社团的孩子们踏着鼓点练习跳跃、摆头、眨眼等动作,教练手把手指导狮头与狮尾的配合,“鼓乐一响,精气神就提起来了!”学生们眼神专注,动作逐渐流畅。
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武术教育活动,广宁县第七小学的武术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校学生都会洪拳操,一、二年级学生掌握武术基础动作,三年级起逐渐增加武术套路的学习和五步拳、少年拳。别看他们年纪小,学起武术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脸上神情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努力做到标准规范。
学校通过成立武术社团,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平台,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及素质特点,传授棍术、剑术、刀术等技能,同时成立醒狮社团,聘请县龙狮协会的师傅为学生传授舞狮课程。
在广宁,像县第七小学这样开展“武术推广”活动的学校不止一间。据悉,全县49所中小学、57所幼儿园实现武术课程全覆盖,全县进行武术活动的学生人数近6万人,在阳光大课间的成功开展下,广宁县的武术教学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每天,武术老师在主席台示范训练,学生们精神昂扬、积极跟练,武术操已成为广宁县各学校大课间活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为“全国武术之乡”,广宁深入发掘、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积极开展“武术推广”活动,举办武术比赛,武术进校园成效明显,不断推动广宁武术运动发展,进一步擦亮“全国武术之乡”品牌。
通过规范武术教学,学生掌握了拳法、腿法、身法等基本技巧,逐步融入武术套路,动作精准度显著提升。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肥胖率和营养不良问题明显改善,体测合格率从2022年的85%提升至2024年的93%,肥胖率下降8%,近视率进一步降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武术锤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进取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信心,如小红星幼儿园的幼儿训练后,精气神明显改善,助力学生健康、阳光、坚毅成长。
通过武术课堂介绍中华武术的起源、发展、流派及文化交融,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阐述“武德”“武礼”“武道”等哲学思想,讲述著名武术故事和人物,传承武术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与敬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武术技能训练,学生实践感受武术魅力,结合传统节日和校园活动进行展示表演与比赛,提升文化参与感和自豪感。
广宁县作为全国武术之乡,通过全覆盖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在每位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武术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生根发芽,遍地开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传承和发扬广宁武术的行列。
在2024年广东省武术协会先进评比中,广宁县获评“广东省武术进校园推广先进单位”,成为全国首个“武术进幼儿园全覆盖”试点县。
在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广宁县学生代表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公开赛斩获72枚奖牌、精英赛荣获40枚奖牌,精英赛获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三等奖及“武德风尚奖运动队”荣誉称号。
据广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宁武术成果喜人:2024年,广宁县成为全国首个“武术进校园”试点县,经验被纳入《广东省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非遗活化方面,醒狮、洪拳等非遗项目通过校园传承焕发新活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武术研学基地2个。经济效益显著,2024年武术主题文旅活动带动县域旅游收入增长15%。
少年强则国强。广宁武术在校园普及推广,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更在强身健体中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