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射击队队员在日常训练中。
省运会昨日继续进行,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射击队射落14金9银12铜,取得总分602分,并打破1项省纪录,超额5金完成既定任务。
是怎样的“神枪手”在毫米间的较量中书写了辉煌?他们又是怎样练成“神枪手”的呢?
创新夜间射击铸就精度
“话少人狠”的李嘉俊弹无虚发,以285环打破了沉寂13年的广东省甲组25米手枪速射4秒30发纪录。年仅12岁的陈秋童初生牛犊不怕虎,勇夺两金成为全场最年轻的金牌得主。还有遇强愈强、超水平发挥的黑马杜俊毅,以过硬心理素质实现逆转的徐慧欣以及马一民、朱炜橦等,无不发挥出色。
这些新生力量的崛起,与射击中心的创新训练、严抓管理、精心保障密不可分。中心以认真制定落实“练、调、打”计划为抓手,重视人才选拔和梯队建设,通过体校基础培养、市赛选拔方式挖掘射击新生力量,不断充实后备人才队伍,持续优化青少年训练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了射击事业的新突破。
中心主任罗鹏介绍,队伍在坚持“以体为本”的新发展理念和传统集中驻训模式下,结合射击训练特点进行了多元探索,创新开展了夜间熄灯射击锻炼,此举可以减少白天训练受周边事物影响,增强肌肉内在感觉,提高动作精细度与射击精准度。这一全新的训练方法,让运动员的专注度、肌肉感知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模拟训练强化负荷能力
为适应国际射联末位单发淘汰制的新规则,中心调整了训练内容,注重日常单发训练,通过反复模拟决赛现场的残酷情境,增强队员的心理负荷及单发决胜能力。充分贯彻这一训练思路的射击(飞碟)队,首次组队参赛便在省运会上斩获获4金。
中心除扎实常规训练外,还依托省队常驻飞碟中心训练的资源优势,与省队形成常态化交流合作模式,保持同等的训练强度、训练节奏。
同时,中心充分用好场馆,利用承接外省队、国家队冬训的契机,积极向先进队伍学习,交流进步。
中心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训练原则,省运会前夕远赴福建莆田、河南郑州、陕西宝鸡参加全国射击冠军赛、中南协作区比赛和重点城市比赛。
省运会赛前恰逢亚运会选拔赛,中心又抓住难得的学习契机,为运动员争取到与国手同场竞技、参与选拔的比赛机会,取得了显著效果。
注重心理调节和文化课
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专门成立了省运会专项小组,从心理辅导、文化知识、内务管理、科学食谱、团建活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末位淘汰赛制下的射击比赛,既是实力较量,更是心理较量。为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中心邀请了心理专家上心理课,教授运动员自我调节的方法,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及时疏导运动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饮食和体能上,中心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保障。
注重运动员练本领,也注重运动员的文化“软实力”,中心将队员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聘请各年级的老师于每周二、四晚上为队员补习文化课,全体队员100%通过了赛前文化课测试。
上下同心尽显人文关怀
运动员处在青少年时期,自我管控能力较弱。中心从人文关怀入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激发运动员的求胜心理、训练动机,由运动员自己制定管理制度,反被动为主动,自我约束。
中心党支部书记冯艳雯说,3年的省运会备战周期,除中心领导做到尽职尽责外,还融入了工作人员和教练员们的父爱、母爱。
竞训部部长郑红波因备战今年3月的全国射击冠军赛而忽视了检查,在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病情进一步加重时,还依然将工作摆在第一位。目前刚做完手术、还在接受化疗的他,始终放心不下参加省运会比赛的“儿女们”,不顾一切奔赴前线,带病坚持工作。
两个月后即将退休的欧兆发教练是军人出身,他身患带状疱疹7个月之久,仍忍着病痛亲自带队远赴外地参赛。
正是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上下同心,才成就了一支叱咤省运会赛场的“神枪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