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2016至2018年三年时间里,在深圳坪山区和省市单位的帮扶下,陆河到位财政扶贫资金2.596亿元,已支出2.15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0多个,实现预脱贫4539户14257人,脱贫率达到77.10%。
从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到发展乡村旅游,从实施“万企帮万村”工程到推进“一村一产业”建设,从抓好基层党建到强化扶贫措施,陆河县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后,凝聚着三十六万陆河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陆河县委县政府表示,将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在2020年如期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综改革激发活力
陆河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各项改革的综合效应,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如对帮扶项目实施奖补政策,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和就业创业,能工则工、能养则养、能种则种,催生贫困户内动力。再比如实施民议民决、民事民办“四民”理事会制度,重点增设村民小组议事会,将涉及村民小组的财产、项目建设等民生福祉问题交由村民小组议事会事先商议,镇、村两级加以引导,把“说事权”真正交给村民。
在资金方面,陆河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灵活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将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资金入股企业,形成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带动集体增收、农户脱贫致富。同时,陆河还积极引导村民将闲置土地流转,加快土地集约整合,推动以土地增效、村民增收为目的的土地流转改革,推动土地效益最大化。另外,陆河积极探索股份制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山林、现金等形式入股,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
乡村旅游带旺人气
三年来,陆河积极培育构建的现代农业观光、花卉林木观赏、田园综合体、体育运动休闲和红色文化体验等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在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和培育特色产业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计显示,2018年陆河全年旅游人数14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26亿元,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社会资本助力扶贫
近年来,陆河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领域项目开发,通过实施“万企帮万村”工程,以点带面推进“一村一产业”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
在集体产业方面,各贫困村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立足当地资源,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另外,陆河还积极引进优势名企打造脱贫样板。如欧田村引进了央企东部华侨城集团开发建设华侨城·螺溪谷项目,以提供就业机会、保价收购产品等帮扶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陆河依托青梅、木瓜、樱花等生态产品种植基地的建设,在城区近郊及交通干道沿线布局田园综合体,支持发展农家生态乐园、采摘果园、观光果园和特色民宿,加快发展观光农业和民宿经济。
党建引领扶贫攻坚
陆河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组织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最近三年,陆河积极稳妥推进村民小组、农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设立工作,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加强党组织对隶属所在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有关议事协商制度,形成各级组织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陆河还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并采取从县直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党员中选村级储备干部进行培养等办法,多措并举打造助推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