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乡村振兴

“村超”“村BA”的狂欢,藏着哪些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日期:2023-09-07来源:南方+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村超”热度不断!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服贸会上,贵州“村超”牵手“英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民族”链接“世界”。

  在体育传统悠久、氛围浓厚的广东,乡村赛事同样热火朝天:名宿池明华和彭伟国助阵的汕尾陆河县乡村足球赛不久前落下帷幕;“足球之乡”梅州横陂镇的“村超”正在进行,微信群里每天都热闹非凡;东莞大朗镇队和中山沙溪镇队将于本月代表广东“村BA”球队出战全国大区赛……

  “村超”“村BA”轮番出圈,不仅点燃了夏日“多巴胺”,更促进赛事举办地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融合发展。

  始于体育,而不止于体育。乡村赛事缘何火爆?如何赋能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更多话题正在被热议。

  现象观察

  乡村赛事遍地开花,土味、乡味、人情味十足

  今年夏天,“村BA”“村超”的狂欢爆红出圈。“村超”指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村BA”则是由贵州省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赛事,网友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将类似的比赛称为“村BA”。

  这样的场景也在广东多地上演,火热程度丝毫不输专业赛事:在肇庆四会市大沙镇,“村BA”冠军争夺战在岗美村和富溪村之间上演,2000余名到场观众把球场挤得水泄不通;在“球王”李惠堂故乡梅州横陂镇,“乡村振兴杯”足球赛今年已是第二届,由章联村足球队对阵杨恩村足球队的梅州“村超”揭幕战,在网络上的直播登上了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南方+客户端的流量超过10万;在茂名电白区林头镇,第四届会员杯篮球赛决赛不久前在林头人民公园灯光篮球场打响,这个被当地人称为“LT(林头)BA”的联赛,每晚都有一两千名村民观赛……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暑期,乡村赛事呈遍地开花之势,背后有何“密码”?

  记者留意到,对土味、乡味和人情味的保持,或许是重要原因之一。老百姓爱看的,是这些赛事足够纯粹、足够接地气场上无需奔跑着“明星”,“民星”依然能够闪耀。

  正如杨恩村队队员魏文英所说,如今球队有“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队员们都毕业于几十米外的同一所小学,操着最纯正的家乡话,在同一片球场踢球。

  此外,赛事中纯为热爱而拼争的精气神,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健身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浓浓的人情味也让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的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乡同村百姓联欢的氛围,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

  章联村队队长魏勇彬说:“乡亲们每天都会问比赛什么时候举行,参赛队员对‘村超’也充满期待,他们中有不少人在外打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大家都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赛,希望为本村争光。”

  在多位专家看来,乡土观念浓厚、体育基础牢固,是在农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家乡举办的赛事,让更多乡亲有了回家看看的理由,成为村民之间、家族村寨之间维系乡情、友情、亲情的桥梁。不少观众带着一家老小从外地赶回家乡观赛、参赛,又在不经意间见证了乡村和美发展的变化。这些赛事承载着浓浓乡愁,又凝聚起深深乡情。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村超”“村BA”等活动未来可以与乡村治理相结合,“通过组织各类赛事,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乡村自治和社区建设”。

  解码流量

  接地气聚人气,基层探索与国家政策共振

  再把目光投向因“村超”和“村BA”火出圈的贵州榕江和台江。

  据统计,“村超”举办期间,贵州榕江累计接待游客338.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4亿元、同比增长164.05%。赛事期间,榕江县为当地群众在体育场周边规划了320个免费摊位,为观赛群众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服务,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榕江特色美食、农特产品及蜡染、刺绣等非遗产品也走进观众席。

  同样火爆的情况也发生在贵州台江。台江通过体育赛事进一步升级乡村传统业态。“村BA”现场的一张航拍图显示,篮球场不远处搭了不少摊位。很多当地村民都去摆摊卖银饰刺绣,有的还把家里改成了民宿,收入可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58.54%和80.68%

  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这样解码“村超”爆火的秘密:“按经济规律来办事——让体育来搭台、让文化来助威、让经济来唱戏。

  国家发改委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大调研的报告也总结了四个秘诀:全民参与,纯粹且接地气;政府支持,引导且不干预;众人拾柴,牵手且成合力;流量共享,众乐而非独乐。

  群众通过自发组织乡村体育赛事,“不仅找到了乡村体育的乐子,更在乐子里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新路子。”报告如是指出。

  继农业农村部等将“村BA”升级为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赢得各地积极响应后,近日十二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基层民众的自发探索,正与国家政策形成同频共振。

  记者了解到,贵州“村BA”“村超”的火热与当地深厚的群众基础分不开。在这一点上,作为体育大省的广东同样不遑多让。在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这正是广东的先天优势

  广东的乡村篮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举办的全国农民丰收杯篮球赛上,来自广东的常平男队和均安女队就曾双双获得冠军。这次在东莞举行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广东省选拔赛,全省21个地市全部派队参赛,就展示了广东作为篮球大省的深厚底蕴。

  “从我在现场观赛的感受来说,广东在村镇这一级别比赛的水平是很高的。他们的基本功和篮球意识很好,这证明了他们不是偶然参与一场比赛,而是长年累月在球场上受到训练,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广东省篮球协会会长刘克军告诉记者。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榕江等地的宗族意识、家族关系都没有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割裂,节庆、文体活动本就是他们最核心的群众活动。在这方面,广东许多地区与榕江同样非常类似。”王鹏说。

  比如,榕江“村超”的奖品极具当地特色,季军是3只塔石小香羊,亚军是3头黑毛猪,冠军是1头小黄牛。广东“村BA”的奖品也足够地道: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瑶乡杯”篮球赛的奖品是土香猪、黑山羊和清远鸡,清城区洲心街“村BA”的获奖球队则可以获得当地名品“洲心烧猪”,四会市罗源镇的“村BA”冠军奖品则是当地洞心村的“中华竹稻”大米100斤。

  王鹏认为,这些先天优势结合良好的经济基础,广东完全可以在把比赛办得热闹之余,探索让农民获得更多实惠的新路径。

  未来路径

  赛事搭台文化唱戏,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以体育之名,让文化唱戏,促经济发展,助乡村振兴。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多元功能价值,如此生动丰富地展现出来,引得各方人士关注和深思。接下来,如何在活跃乡村文化、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用“超好看”赛事、“超好吃”美食、“超好玩”美景、“超好住”民宿等“超”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

  对此,国家发改委的报告给出了几方面建议:

  一是守初心,持续保持赛事烟火气。要持续保持赛事的民间性、乡土气,无论是赛事组织、参赛队伍、参赛人员,还是赛事规则、活动奖品等,都要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甚至参与,一定是确保群众搭台、群众唱戏,政府要做好配角,此外还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

  二是善借力,推动特色资源产业化。体育产业实际上具有一种辐射带动广、产业链条长的特点,要借力赛事形成的人气,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着力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赋能。

  三是重功能,推动城乡建设品质化。要聚焦“体育+”系列活动衍生的新需求,着力补齐体育设施建设的短板弱项,以优质的赛场、便捷的通达性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

  贵州榕江、台江两县的实践表明,火爆的赛事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两项“村赛”,成功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或许更是偏远山区实现超车的“弯道”。

  当前,广东正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广东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

  以今年端午假期为例,“叠滘龙舟漂移”、广州城中村“房东们”组团训练等短视频刷爆网络,以龙舟赛为代表的广东乡村体育同样吸引了不少目光。据统计,端午假期广东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百亿元。实际上,这与“村BA”“村超”爆火的底层逻辑相同,是民间体育赛事赋能经济增长的广东特色实践。

  “我们通过比赛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促进交流,展现新时代农民的风采,这也是‘村BA’这类赛事的意义之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赛事为媒,融合当地特色,从而促进“农文旅体”一体化发展。“农”即带动农特产品销售、特色餐饮发展,“文”即文化产业的发展,“旅”即赛事吸引游客前来,“体”即体育设施完善,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中国农学会园区分会副会长孙文华看来:“以赛事激活乡村经济,带动县域经济是这类体育赛事的显著特征。当体育赛事在传统农村环境中展开,人们对这种全新的体验感到兴奋和好奇,从而可以吸引大量关注,并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能。”

  “需注意的是,赛事活动不是一个村的活动,应坚持整县设计。榕江县就是以赛事作为吸引力,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后,再把地方文化、特色农产品、特色景点等整体盘活,最终带动全县经济。”孙文华提醒。

  “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以赛促进健康,以赛促进文化交流,以赛促进生产销售。”省农民体育协会相关人士希望,把广东的赛事品牌打造得更好,像贵州“村BA”“村超”,还能够以赛促进旅游。

  此外,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不失为一个巧招。

  在贵州榕江,虽然“村超”决赛已于7月底落幕,但新的舞台已经搭起。8月13日,贵州榕江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揭幕战在榕江县村超足球场打响,来自全国各地的276支“美食足球队”将在2个多月里陆续赴约。

  广东如何抓住机会,把“网红”的流量变成自己的“留量”?

  东莞荔枝柴烧鹅队、广州番禺鱼生队、梅州客家腌面队、中山乳鸽队……25支球队给出了回答。他们将以广东美食之名“出战”榕江,借这个全国性的舞台推介广东美食,宣传广东文旅资源。

  “贵州的‘村BA’球队最近几个月一直和广东保持着频繁交流,我相信,两地以‘篮球搭台’可以唱的‘戏’想象空间非常大。”刘克军说。

  记者观察

  期待更多乡村因赛而兴

  自从贵州榕江“村超”走红,人人都想解码其成功奥妙——为什么乡村赛事能成网络顶流?为什么偏偏是在贵州?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复制?

  有去过“村超”赛事现场的人道出亲身感受:“赛事本身其实并非重点,关键在于氛围和体验感。

  其实,和此前成为顶流的淄博烧烤有异曲同工之妙,“村超”现场提供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体验感受,是融合当地美食、美景、民风等多重因素达成的多元呈现,缺一不可。

  也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让小小的榕江成为热门的旅行目的地。全国数百支美食足球队或许是希望前往领略风景,但自身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人们或许已经破译了“村超”风行的密码,但有些东西无可替代。比如当地的淳朴民风、民族风情构成的“体育+民族文化”特色品牌。

  乡村赛事最宝贵的是民间性、乡土气。当贵州台盘村一场露天场地举行的“村BA”引来两万人场边观赛,东莞举行的“村BA”却在设施完备的体育馆内举行。但这是广东乡村发展过去二三十年已经走过的路,这些体育馆也是从露天场地开始,一步步加上灯光,直至成为足以遮风避雨的场馆。

  学习“榕江”,但或许无需一定要成为“榕江”。学习“榕江”,更要看乡村体育赛事的蓬勃开展,如何满足乡村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又能够为当地带来何种意义上的振兴与推动。

  正如专家所说,更应当借鉴的是榕江打造本土特色文化活动IP的理念和思路。各地的特色活动百花齐放,大多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考虑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大力开发、打造属于本土的网红活动,更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广东乡土观念浓厚、体育基础牢固,这是开展乡村体育赛事的先天优势。广东的乡村体育也同样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村超”“村BA”等活动不仅能推动乡村发展,更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激活乡村经济的额外动能。

  梅州五华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中超球队的县级市,今年以来也吸引了20万名球迷入场观赛,观赛人群辐射周边省市。体育赛事只要做得好,就能将影响力转化成为县域的影响力、城市的影响力,甚至于一省的影响力。

  期待如今遍地开花的广东乡村体育赛事,让更多的广东乡村因赛而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