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战略指引下,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广东体育强省大会精神,将户外运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近日,“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认定的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标志着惠州户外运动发展迈入国家级方阵,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体育+文旅”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一、锚定方向:强化规划引领,高位谋篇布局
惠州立足“世界级生态资源、大湾区区位优势、全链条政策保障”,以“三个明确”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明确总体定位。确立“华南山地运动天堂”“粤港澳大湾区四季运动乐园”“世界级森林温泉运动康养地”方向,确保特色突出。二是明确中长期目标。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基地”的基础上,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三是明确落地抓手。高起点谋划“环南昆山—罗浮山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将其作为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
二、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两核双区一环”联动格局
依托南昆山、罗浮山核心资源,创新打造 “两核联动、双区赋能、一环串联、全域覆盖” 空间体系,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两核”联动,错位发展。南昆山极限运动核聚焦 “山地极限挑战”,重点发展攀登、赛车、爬坡骑行、漂流等项目,提升七星岚影环湖等设施,打造立体化户外运动天堂。罗浮山运动康养核围绕“山地运动康养”主题,深挖葛洪中医药文化,发展定向越野、夜爬观日出、森林徒步、溯溪等项目,打造集运动、康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大众休闲运动胜地。“双区”赋能,功能互补。横河休闲户外运动集聚区以显岗水库为核心,建设户外运动小镇,发展骑行、徒步、飞盘、桨板等项目,植入康养复健、星空露营等业态,打造复合型休闲户外运动集聚区。龙江专业户外运动集聚区盘活废弃矿坑等资源,建设飞行基地、露营基地等项目,发展滑翔伞、极限攀岩、潜水等专业项目,融合低空观光、农耕体验等功能,形成聚焦专业领域的运动集聚区。“一环”串联,融合发展。依托218公里旅游公路8字形结构,串联南昆山、罗浮山两大核心及沿线资源,配套16个综合驿站,形成“环山运动休闲环”,推动运动要素、旅游资源与城乡发展深度融合。
三、打造品牌:完善“全域全季”赛事活动体系
以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导向,构建覆盖全年的赛事矩阵,凸显 “体育+旅游” 融合效益。一是做强核心赛事。重点打造218 公里骑行、罗浮山登山节、南粤古驿道定向赛等品牌活动。二是培育新兴业态。引入滑翔伞、无人机竞速、eVTOL空中观光、桨板等项目,打造山水陆空全覆盖目的地。三是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累计举办赛事超300场,年接待爱好者及游客超1700万人次。2025年环南昆山—罗浮山218公里骑行活动吸引3000余人(含138名港澳台及外籍人员),全网浏览量超5400万,并入选2025广东省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今年“双节”期间,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区域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同比增11.91%),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吸引骑行爱好者超4万人次,沿线特产店、农家乐销售额破6000万元。核心资源点罗浮山成为全国年轻人“奔县游”热门选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天延长至3天,彰显出强大的集客与留客能力。
四、融合发展:构筑“文旅体商”可持续发展生态。
坚持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双赢。赋能制造业升级。依托惠州近500家体育企业的基础,通过需求侧拉动自行车、滑板、运动防护器材等特色产业的科技研发与全链条升级,做强户外运动产业实体经济。引入专业市场力量。与全国最大户外运动协会—磨房户外协会(正式会员200 多万)、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专业文体旅机构企业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提升横河户外运动小镇等项目专业化水平和运营效率。横河体育小镇已集聚30余家运动品牌企业,涵盖滑板、自行车、轮滑、桨板等多个类别。龙江户外运动小镇等60余个规划或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超200亿元。促进共建共享共富。探索“四乡融合、五金收入”共同富裕机制,鼓励村民以土地、农房入股户外驿站、露营地,获“分红+工资”。培训当地居民成为户外向导,直接吸纳就业。依托218公里旅游公路串联54个行政村,培育高端民宿集群。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博罗和龙门新增173家乡村酒店和民宿,总数突破1000家、床位逾3.3万张。
惠州将以入选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升运动设施建设、配套服务水平以及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多维户外运动体系,以“生态+运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惠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