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重要新闻

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⑥ | 广东这座小岛,走出了多位奥运冠军

发布日期:2024-08-05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当地时间7月26日-8月11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从报名1924年那届巴黎奥运会开始,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逐梦之路,并生动展现或隐匿在各个层面。由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的十五运会,也将于2025年开幕,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再迎新机遇。

  “百年奥运的广东印记”专题报道通过对历史的深度挖掘,讲述这一百年来,奥运赛场内外不为人知的广东人和广东缘分。

图片

  聚沙成岛、屹立江心,珠江广州河段这个名为“二沙”的小岛上,可谓藏龙卧虎。在此扎根数十年的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体育人才摇篮”。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都曾在这里训练过。

  若想追寻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前世今生,不得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一段改写新中国,乃至世界奥运历史的“缺憾”讲起。这座为备战奥运而建的新中国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在建成后的近三十年间,未曾向奥运赛场输送过中国运动员。这段岁月,也记录了运动健儿们为重返奥运舞台而时刻准备着的逐梦征途。

  如今,最初在这里全力备战却无缘奥运的那批运动员,早已退出竞技赛场。他们当年训练、生活过的地方,仍在见证、服务于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体育力量。谈及这种传承,曾在二沙岛上训练和工作三十余年的广东省体育局原局长董良田,向记者讲述了中心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深植二沙人心中“力争第一”的那声号召。

图片

广州二沙岛旧貌。受访者供图

  未能成行的遗憾

  1956年11月6日,距离第16届奥运会开幕仅约两周,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表了放弃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赛的声明。随后,已经在广州二沙岛整装待发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遗憾解散。

  那本应是我国体育健儿,首次充分展示新中国体育实力的一届奥运会。

  谈及体育相关的话题,今年81岁的董良田依然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经历过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仓促,中国当时为参加四年后的墨尔本奥运会做了充分的准备。

图片

运动员时期的董良田,在二沙训练基地的足球场上留影。受访者供图

  1956年10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奥运会选拔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竞赛。赛后,由达标运动员组成的奥运代表团赶赴广州,在二沙岛展开临行前的集训。

  “这些运动员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董良田回忆说,“此外,苏联、匈牙利等国家的运动员代表也来了,他们为参加墨尔本奥运会提前适应气候。因此,这个训练基地最初被命名为‘广州国际体育俱乐部’,且不对外挂牌”。

  那段时间,数百名说着不同语言、操着不同口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齐聚二沙,为冲击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将拼搏的汗水洒在这个江心岛屿上。只是在最后时刻,中国代表团未能如期出发。

  据悉,当年中国决定放弃参加奥运会、解散代表团后,那批备战奥运的运动员们都已离开,回到各自的来处。按年龄推算,绝大多数人现已高龄或离世,又因此次奥运之旅最终并未成行,留下的历史资料更是少之又少。

  回看近70年前的光阴,1956年深秋,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及社会各界有关奥运会的激情与失落,只能靠散落的片段拼凑。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56年底编辑出版的画册《奥运会选拔》,在扉页文章中写道:“中国奥委会决定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是田径、体操、游泳、举重、篮球、足球、射击等7个运动项目。在选拔赛中,每个项目的成绩都有提高,并且都打破了全国纪录,有些成绩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然而,在这篇文章之后另有一则编者附注,内容大致是:当该画册付印时,中国奥委会因台湾地区会籍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已决定不参加第16届奥运会。

图片

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56年底编辑出版的画册《奥运会选拔》

  2007年,这本画册由天津档案馆“解密”。时任天津体委史志办主任梁瑞晴透露,出发前,代表团所有成员的身份卡都已经由组委会做好,奥运村的宿舍也安排好了,大家甚至已经知道自己将住在哪个房间,去墨尔本的飞机、轮船也全都预订好了。

  总之,一切准备就绪,却没有等到出发的号令。正如广东省第一位女乒世界冠军梁丽珍生前所言:“我们这代人是为了奥运而训练,但是没有参加过奥运会。”

  对于那一代运动员来说,这一错过,就是整个运动生涯。

  为备战奥运而建

  195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二沙岛备战奥运的时光虽然短暂,但为他们而建的运动场馆等设施却挺立至今,背后故事亦值得探寻。

  据历史资料记载,20世纪初期,时任广东省警察厅厅长魏邦平在二沙头(二沙岛旧称)修建别墅,后由广东著名民族工商家梁培基等社会名流改为“颐养园”,参照北京颐和园,将此地逐步打造成了“远眺云山在望,近观珠水鱼游”的疗养胜地。

  1954年底,国家体委为准备参加第16届奥运会,决定在与举办地墨尔本气候相近的广州,兴建新中国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为中国代表团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备战条件。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与广东省省长陶铸、广州市市长朱光亲自勘查选址,最终花落二沙岛,由国家体委出资,在“颐养园”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当时我国还缺乏建设综合性体育基地的经验,运动场地设计图纸还是请苏联国家体委代为审核,施工时也请了苏联专家作现场指导。”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刘莉告诉记者。

  由她主持的“二沙岛历史文化研究”项目中,以专门章节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创建的全过程。

  1955年,训练基地动工。经过一年多紧张的施工,新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田径、足球两用场两个,室内综合训练馆三个,可供篮球、排球、体操等项目使用,以及室外篮球、排球、网球等场地,并设有运动员宿舍两幢,体育医疗所、运动员水上餐厅各一座。至此,基地同时可进行20多个项目训练活动。

  “就当时的设备和施工条件,这样的建设速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刘莉说。

图片

自1956年沿用至今的篮球馆

  “至少我还在二沙的时候,我可以说二沙基地是全国最漂亮、最好的基地。”从以足球运动员的身份进入训练中心开始,董良田将半生奉献于二沙岛,对那里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他早已习惯称之为“基地”。

  “基地最开始没有桥,只能乘船进去”,董良田回忆道,他第一次上岛是去参加足球比赛,对这里红墙黛瓦的建筑印象尤为深刻。上岸后,船就三三两两地泊在4号楼下的内湖里,有时珠江上还会有小船划来,叫卖艇仔粥。

  董良田告诉记者,基地里的标志性建筑篮球馆、室外跳水台,都是于1956年第一批建成,“当时在全国数一数二”。1964年上映的体育故事片《女跳水队员》里的大量场景,就是在这一跳水台拍摄。

图片

曾经的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室外跳水台。受访者供图

  原计划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解散后,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移交给了原广东省体委继续使用。广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前身——中南区体工队、广州市体工队的运动员,从越秀山上的仲元图书馆搬了进来。

  此后,二沙体育训练中心陆续吸引了更多来自海内外的选手,广东体育的新篇章也徐徐展开。

  青出于蓝胜于蓝

  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建成前,贺龙曾到广州越秀山看望正在集训的广东运动员。

  董良田告诉记者,当时贺龙提出,在体育战线上要“守住祖国南大门”。这也让广东体育事业在发展之初,便以“努力赶超世界水平”作为标杆。

  “当年的训练方针是‘三从一大’,也就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在董良田看来,竞技体育归根结底拼的是人。运动员的天赋重要,训练更重要,必须要有铁血精神,刻苦训练,不断挑战、突破生理极限。

  正因如此,从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建成,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行的近三十年间,广东的体育实力日渐雄厚,足球、跳水、举重等项目的优势逐渐明显,一批家喻户晓的竞技体育名将也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

  体育赛场外,历史的车轮也未曾停歇。

  1971年,“乒乓外交”巧妙而有力地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同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两件大事,使国际体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世界体育不能没有中国。

  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4年,美国洛杉矶,五星红旗时隔32年重现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回归之战即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共获得15枚金牌。其中,从二沙岛走出的广东举重运动员陈伟强和曾国强,分别摘得男子举重60公斤级和52公斤级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陈伟强的三叔,广东举重名将陈镜开,正是新中国体育史上首个世界纪录创造者。而在陈镜开的运动生涯中,曾十破世界纪录,却无缘奥运赛场。

  2006年,时值广东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建立五十周年,陈镜开、戚烈云、梁丽珍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这里走出来的广东体育名将,再度相聚于此,参加联欢活动,探望老教练和年轻的师弟师妹。

图片

2006年,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举行上世纪五十年代运动员联欢会。受访者供图

  当时,训练中心首批足球运动员、退休后曾负责二沙岛文史编写工作的冼永泉,在记录联欢活动的稿件中写道:“五十年来,老一辈运动员在二沙岛上奋发图强,以‘小米加步枪’的训练方法进行艰苦训练,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创造出辉煌成绩。”

  “老一代人在体育战线上完成历史任务,相继退出了激烈的竞技场地。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了老年时代,分散生活在海内外各地,但仍然心怀祖国,萦怀昔日的时光。”

  令人欣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冼东妹、傅海峰、劳丽诗、陈艾森等多位奥运冠军,都是从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走出来的。

  “但凡有幸在二沙工作或经历过训练比赛的人,无不为二沙之美赞叹,谁都不会忘记把青春挥洒奉献在二沙的时光。”董良田说,谁到二沙都想成为能为国家、为广东争取荣誉的英豪,这就是二沙的底气。

图片

建成于1956年的室外跳水台现状

  如今,训练中心于1956年建成的篮球馆还在使用,室外跳水台则由于基建原因停用,作为历史文物保留。

  这个跳水台已成为二沙体育精神的象征之一,台下竖立着一则红色标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