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讯(记者邓宇 陈倩云) 中国体育产业到底包括哪些门类,从业者与创业者又将面临哪些历史机遇,国家体育总局10月9日通过《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以下简称《分类》)的权威解读作出了政策层面的回答。宣传司司长涂晓东主持会议,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力航、体育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出席并解读。
会议认为,《分类》自9月17日正式发布实施,是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46号文)的重要举措,是顺应我国新时期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器,是推动体育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催化剂。
据介绍,2015年初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成立联合研究小组,着手修订试行版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历时9个多月,共经过研究论证、征求意见、专家咨询、上报审批四个阶段。相较于试行版,《分类》将体育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共分为11个大类、37个中类、52个小类。《分类》具有五大特点:一是范围更广,对落实46号文的重点任务均有涉及;二是构架更完整,表述更规范;三是门类设计合理,能与国际接轨;四是体现了体育产业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五是兼顾了生产与消费两端,更全面地体现了体育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陈恩堂强调,摸清家底才能科学决策,确定《分类》才能提纲挈领。由于体育产业涉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其他业态如今也是融合发展,所以体育产业的分类统计一直是块硬骨头。但敢为不怕难,从概念到分类再到细化门类,接下来还将就怎么提取有关产业数据、产业状态指标等与统计部门展开密切合作,这也意味着我国体育产业的管理部门将从政策引导转向实际业态管理。
另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和体育总局经济司同时也推出了46号文的官方解读书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100问》,深入解读了46号文的编写思想、研制背景及具体政策,这也是截止到目前唯一官方解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