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即将迎来第三十六个纪念日。国际古迹遗址日,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二届大会上得到批准。自2001年起,每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均设立一个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为“遗产事业,继往开来”(Heritage for Generations),强调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世代相传、永续传承的事业。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延续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线上线下,联合带动。这次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系列活动内容丰富,有线上的“古迹月,寻遗址”的古村寻宝活动,也有线下的定向越野赛事,两个活动同时开展,联合带动活动气氛。线上的“古迹日,寻遗址”的古村寻宝活动是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寻宝地图和规则,让参与者通过寻宝地图可以了解到古村内现存的古迹遗址,通过丰富的活动礼品吸引参与者亲临古村,实地感受古村内的文化遗产。线下的定向越野赛事是在古村内举办定向赛事,让参赛者在古村内挥洒汗水的同时,用感官体验古村岁月。
3.线上寻宝,创新赛制。为纪念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我们别有心思的在线上寻宝活动中设置了18个遗址点,让参赛者根据地图去拍照打卡,并且将活动时长延续至1个月,(即:4月18日-5月18日)让活动的纪念意义影响更深远。
5.古韵袅袅,助力赛事。千年驿道上的南粤古音,是南粤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南粤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南粤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赛事当天,我们将举行古音峥嵘 ——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新闻发布会,以古韵音乐助力古村内的定向大赛顺利举办。
6.非遗表演,活力再现。现场还有古驿道上的非遗表演:鳌头醒狮,再现千年文化魅力。鳌头醒狮是从化鳌头镇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自明代在广东出现后,一直流传至今。醒狮作为一种地道的广东民间文化活动,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锣鼓一响,狮子立马舞动狮头,奔走跳跃,闪转腾挪,“三抛狮”、“高狮”、“左右张望”等醒狮动作,吸引着在场人员的目光,让人们感受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7.高校参与,校地合作。这次古村定向赛事的参赛队伍有来自从化当地的高校队伍,通过赛事让来自不同地方的高校学生切身感受到从化古驿道上丰富的古迹遗存,同时,古村的历史文化也通过学生得以传播,这次活动又是一次校地合作的成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