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全民健身 > 全民健身

佛山:打造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

发布日期:2021-03-16来源:中国体育报作者:黄心豪 邹红字体:[  ]背景颜色:

  广东佛山,是我国第一个被授予“武术之城”殊荣的城市,这里曾涌现了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武术宗师,习武健身风气浓厚;在龙舟界,也有个说法: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佛山……如今,佛山不仅仅在打造“世界功夫之城”和“龙舟之乡”,佛山的竞技体育人才辈出,群众体育深入民心,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文化树立品牌。佛山更是让体育与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让体育和赛事活动擦亮品牌,打造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让人民收获健康和幸福,也助推了城市发展。

  广东省佛山市日前召开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全市文广旅体发展成就,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市文广旅体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嘱托,戮力同心,为推动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勇立新功。佛山体育,也将搭上发展的“快车道”。

  “十三五”期间文广旅体深度融合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新文介绍,“十三五”期间,佛山市体育事业得到良好快速发展。

  全市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实现100%全覆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50公里徒步、龙舟赛、龙狮赛、篮球赛、全民健身日活动影响广泛。

  世界功夫之城建设不断推进,建成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飞鸿馆)。深入推进功夫“六进”。佛山武林大会、《百姓英雄》、“佛山龙王”“佛山狮王”等赛事活动渐成品牌。咏春拳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办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小组赛、高尔夫欧巡挑战赛佛山公开赛、定向世界杯总决赛、《英雄联盟》电竞总决赛、功夫动作电影周等活动和赛事。

  2020年,佛山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1平方米,正式印发《佛山市关于加快建设“世界功夫之城”实施方案》。举办50公里云徒步、镇(街道)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村(居)际男子篮球赛总决赛、村(居)龙舟赛、青少年体育全赛季等赛事活动。

  “十四五”时期 佛山打造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陈新文表示,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继续以“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促融合、保安全”为总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推动佛山体育事业发展。

  要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德胜体育中心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社区体育公园建设,2021年全年完成社区体育公园(新建或改建)不少于100个。大力发展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

  要全面夯实体育事业发展根基,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推进世界功夫之城建设,推进功夫主题景区和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国家武术研究院岭南武术研究中心落地,积极协调功夫小镇建设工作。举办系列武术赛事,深化建设功夫角,开展“广场武”活动,开展武术进机关单位100个、进村居50个、进企业20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科学评估疫情影响,视情况举办篮球赛、龙舟赛、龙狮武术等群体赛事和活动,开展全民健身线上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加强“体医融合”研究,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普通市民开放。做好参赛备战和后备人才培养,围绕备战奥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提前谋划项目布局,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发展冰雪运动。办好佛山市第十届运动会。加强体育领域改革,大力培育和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改革,落实好“三管”“三放”。推动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坚持规范、安全发行前提下探索新的发行渠道。树牢责任意识,防范化解彩票工作风险。

  展望“十四五”时期,陈新文表示,佛山以“一区三城一中心”为抓手,建设“三个名城一个示范区”,即“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休闲湾区旅游目的地名城”“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和“全省地级市文广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积极贡献。制定《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佛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世界功夫之城”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落实。

  立足城市文化品牌,持续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建设“世界功夫之城”,持续打造覆盖全市的功夫角,常态化开展“广场武”功夫六进活动。举办武林大会、全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佛山传统武术国际邀请赛、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百姓英雄”功夫搏击赛等。挖掘活化黄飞鸿、李小龙、叶问功夫文化,支持南海西樵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功夫体验交流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武术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支持禅城建设佛山功夫集聚中心,支持顺德打造李小龙故居功夫文化保护实验区。

  持续推进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促进全民体育健身参与。

  促进文广旅体融合,推动行通济、秋色巡游、50公里徒步、美食节、龙舟赛、篮球赛等各类民俗活动、旅游节庆、体育赛事,向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贯彻健康佛山计划,攀登体育事业产业新高峰。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赛事,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改革重塑。加快群众体育发展,开展全民化、普惠性、多层次国民体质提升工程。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一批社区体育公园,推进足球、网球、跑道等场地设施建设,实现10分钟锻炼全覆盖。推动竞技体育攀峰登顶,围绕奥运争光计划,以“冲一流、强特色、补短板”为总体思路,推进佛山市竞技体育模式创新。备战第十六届省运会,办好第十届市运会,提升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水平。拉动体育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体育科技市场化应用和体育产业消费性发展。引入高级别、高影响力体育赛事品牌,支持职业体育、俱乐部等稳步发展。加强培养、引进体育产业人才。促进体教融合特色发展。推动体校改革,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青少年体育全赛季品牌),推动体育社会组织重塑。加强佛山市体育总会建设,重点培育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抓紧实施市级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