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大检阅 广州体育代表团创辉煌
省运大检阅 广州体育代表团创辉煌
8月20日,为期12天的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山水之城肇庆市落下帷幕。派出1132名运动员、参加 30个大项角逐的广州体育代表团,一路凯歌,一路在总分榜、奖牌榜上领跑,最终以11484.59总分和162金、125银、89铜的辉煌成绩,囊括了本届省运会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超越历届省运会所取得的成绩,创造新的辉煌。其中,15个项目获得单项团体总分第一,3破赛会纪录;广州市体育代表团荣获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突出贡献奖";有17支运动队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
喜讯传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第一时间给体育代表团发来贺信:热烈祝贺取得优异成绩!感谢运动员、教练员和与会工作人员。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也专门发来贺信向体育代表团表示祝贺。
本届省运会正式赛期只有12天,可竞技体育组的比赛项目从6月底就拉开了序幕。广州体育代表团不仅在30个大项的竞技成绩出彩,而且在自行车(公路)和射击(飞碟)项目的赛事组织工作上也完成得非常出色。
无论是赛场激烈竞争,还是赛事组织关键时刻,都时刻牵挂着广州体育代表团领导们的心。代表团成立大会,代表团荣誉团长、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并为代表团授旗;代表团团长、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多次过问代表团的战况和赛事组织情况;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建华代表市政府深入赛场看望和慰问运动员,并为获奖运动员颁奖;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京军,多次深入广州和肇庆赛场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为他们鼓劲加油助威。
收获的喜悦写在脸上,拼搏的激情载入史册。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实现双丰收的广州体育代表团,呈现给人们的是全新风采:涌现了不少新面孔、打破了不少新纪录,产生了不少新思路,迎来了不少新辉煌。
新面孔带来新气象
三年的历练,千万次的磨砺,广州体育代表团一批新面孔闪亮登上了本届省运会领奖台。
优秀成绩是靠科学练出来的。这句话用在广州羽毛球队一点不假。一举夺得男子乙组团体冠军、男子乙组双打冠军、男子乙组单打亚军的马曦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进队时间晚,是2016年年初才被正式选入参加专业系统训练的。虽然进队时间短,但他拿出不服输的劲头,按教练制定的科学方法,自我练习,精心体会,在自我加练和教练指导练中成就了自身的独特打法,亮相省运羽毛球赛场就引人注目,一路凯歌。
游泳赛场也出现了耀眼的广州新星,他们分别是本届省运会独揽男子E组自由泳全能、4×50米自由泳接力、4×50米混合泳接力3枚金牌得主陈韦麟;本届省运会夺得女子E组仰泳全能冠军、女子E组4×5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女子E组4×5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成为本届省运动会女子项目唯一的3金运动员。
射击赛场上毫米间的较量,更是印证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广州射击队年仅12岁的队员陈秋童,顶着步手枪比赛首金的压力,勇夺少年乙组女子10米气手枪40发项目个人、团体双金,成为全场最年轻的金牌得主。
田径赛场跑出的双"百米飞人"就来自广州体育代表团。男子少年甲组100米决赛中,17岁的黄永炼凭借敏感的反应力从哨声响起就占得先机,并将优势逐步扩大,最终以10秒57的好成绩冲线,遥遥领先第二名的选手。随后出场的黎伟翔在男子少年乙组100米比赛中,沉着冷静的他同样表现出了广州田径运动员的强大实力,一马当先,问鼎冠军。
"王者"选手亮相,让省运乒乓球赛场增色。2010年省运会男单丙组冠军、2015年省运男单乙组冠军、全国第一届青运会斩获男团冠军的广州队员赵钊彦,亮相本届省运会乒乓球赛场,一举夺下了男子甲组团体、混合双打、男子单打、男子甲组双打4枚金牌,是问鼎本届省运会广州体育代表团首位"四金王"。
与此同时,其它赛场也吹着"广州夺金风"。2017省锦标赛冠军、省冠军赛亚军的广州选手陈臻,在柔道决赛中,面对强手,1分40秒就以两个"技有"速胜夺冠,拿到乙组-56公斤级冠军。体操小将邱名正独自拿下11岁组自由操、跳马两项冠军,同时也拿下了鞍马亚军。曾思达在网球项目不畏强手,凭自身优势拿到甲组男单冠军。
新面孔,新成就,代表了广州竞技体育新生力量的崛起,也代表了广州竞技体育有了向新高度攀越的雄厚力量。
新纪录彰显强实力
省运会是一个大检阅的舞台,除让人欣喜看到广州竞技体育发展未来的新面孔外,还看到了一批破纪录的新生代正崛起。
游泳是柔美与力量结合的较量。广州体育代表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让记者记下了她的名字:罗悠扬,2004年3月出生的选手,去年随广东省代表团参加了全运会,是代表团中广州最年轻的运动员。全运会后,她因严重疲劳停训进入调整,今年4月才开始恢复正常训练。本届省运会比赛,她也一度受到高烧困扰,但她还是凭着个人的毅力和拼劲,在女子少年B组仰泳全能赛中,50米仰泳单项以29.57秒的成绩破省甲组纪录,还以87.35的全能分获得女子少年B组仰泳全能冠军。
举重是实力的较量。本届省运会的举重比赛,让记者也记下这个名字:邓华,广州举重队队员。这名队员在8月16日下午进行的举重比赛男子甲组(17-18岁组)77公斤级的比赛中,他在确保获得该级别金牌的前提下,向保持了8年之久的广东省男子甲组77公斤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三项记录发起冲击。最终,他分别以抓举150公斤的成绩打破148公斤的原记录;挺举177公斤的成绩打破176公斤的原记录;总成绩以325公斤和327公斤的成绩两次打破324公斤的原记录。据了解,他的这一成绩达到了今年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20岁组)77公斤级冠军的水平。
射击是毫米之间论高低。广州射击队一个新面孔的名字让记者记住了:他叫李嘉俊,广州射击队队员。他在本届省运会射击赛场展现了特有的风采:以285环打破了沉寂13年之久的广东省甲组25米手枪速射4秒30发纪录。据了解,虽然这一项目未纳入奥运项目,但与奥运项目25米手枪速射其中单项4秒成绩作比较,李嘉俊取得的成绩在全国青少年组里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其实,李嘉俊在比赛过程中并不顺利,他在第二组就出现失误仅打中45环,好在他及时调整心态,放下包袱,在最后一组打出50环满环。最终他突破极限战胜了自己,还因出色表现被选为本届省运会闭幕式广州体育代表团旗手。
新的纪录,新的含金量,意味着广州竞技体育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一些优势项目已进入了新高度。
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影响力。广州竞技体育在本届省运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也不例外。新的周期开始,广州市体育局就从打造体育名城着眼,建立了挖掘苗子、训学结合、及时输送等人才培养机制,把原有的"训科医"体系扩大为"训科医学"体系,纳入后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
本届省运会,这些新思路印证了广州竞技体育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本届省运会,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广州体育代表团28个项目中14个项目的训练、参赛任务,仅是金牌数,就包揽了广州体育代表团162枚金牌中的97枚,总分更是占据代表团总分54.53%之多。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该学院严格把"训科医学"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推进项目训练所产生的结果。
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创新训练-学习-生活管理一体化模式。游泳队在矿泉基地训练、生活,文化课学习则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本届省运会训练冲刺阶段,3个教练组驻扎该学院进行外训,依托该学院"训学合一"的一体化保障,缩短路程耗费时间,为队伍争取更充足的训练时间及训练空间,巩固训练效果,3个教练组共产生5.75枚金牌,打破强敌绝对优势,成绩有较大突破。
天河体育中心把"训学结合"文章做足做强,积极探索市区校三级梯队建设模式:以市队为龙头,区队为支撑,校办为基础,探索市区校一条龙的竞技体育培养发展模式,增强队伍竞争力。本届省运会,天河体育中心共获得5金11银5铜好成绩。
大学城体育中心既是代表团组队参赛单位,还是负责省运会自行车(公路)项目赛事组织的单位。该中心做到"参赛组赛"两不误,将组织比赛与组队参赛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借力挑出精干力量组成办赛团队,一方面利用该中心是省市队训练基地的优势练队伍,不仅竞赛组织工作得到了省运会组委会的表扬,而且参赛队伍也拿下了4金,为广州体育代表团开局实现开门红做出了贡献。
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结合射击训练特点进行多元探索,创新开展夜间熄灯射击锻练,并依托省队常驻飞碟中心训练的资源优势,与省队形成常态化交流合作模式,保持同等训练强度、训练节奏。同时,充分用好场馆承接省外飞碟队、国家队冬训的契机,积极向国内先进学习,以交流促技术进步。本届省运会,首次组队参赛、劲揽省运射击(飞碟)4金,就是思路决定出路的最好实践。
广州市足球协会与政府脱钩后,首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队参赛。协会严格按照参赛要求,精心组织队伍,强化训法和战法,致使广州足球队先后在四个不同组别夺得了4块金牌,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最大突破。
本届省运会,羽毛球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但超额中凝聚了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上上下下的心。他们在做到早布局、早规划,查找往届存在不足,完善队伍训练管理体系的同时,提前掌握省运会新周期各组别年龄段的要求,完善队伍建设,全面部署各年龄组别的组建工作。他们除了在竞赛体系上做优化外,更重要的是推进羽毛球训练走进校园,拓宽了选材范围,更有效挖掘新苗子。
省运会落下帷幕,辉煌成绩载入史册。广州体育代表团正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要求,投入新一轮周期备战中。
友情链接
- 政府及体育总局网站
-
- 市县体育局网站
-
- 下属单位及协会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