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新闻 > 重要新闻

“一代毽后”全国民族运动会艳丽谢幕——记广东蒙古族毽球世界冠军孙丽艳

发布日期:2019-09-15来源:中国体育报作者:黄心豪字体:[  ]背景颜色: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项目今天在河南郑州落幕。广东毽球队展示出强大的实力,在4个比赛项目中获得男子三人、女子三人和女子双人等三个项目的冠军。其中,今年36岁的孙丽艳与队友在女子三人决赛中以2比0轻取湖北队,从而包揽了女子三人、双人两个项目的一等奖。作为队长的她,并没有流下激动的眼泪,而是与队友分享夺冠的喜悦,连决赛对手都走过来与她拥抱祝贺。这次比赛后,她就要离开陪伴了20多年的毽球赛场了。她就是六次世界冠军得主、被誉为“一代毽后”的孙丽艳。

“一代毽后”全国民族运动会艳丽谢幕278.png

  “一个女孩子,一个冷门的项目,很多人不明白我的选择,但我觉得与毽球有缘分,是这个小小的毽球改变了我的人生。”孙丽艳说。

  今年36岁的孙丽艳出生在黑龙江,蒙古族人,从小好动的她就喜欢上体育运动。刚开始,孙丽艳接触的体育项目并不是毽球,而是短道速滑,小学二年级便参加当地的中小学生比赛,获得第六名。孙丽艳后来搬家到了辽宁,附近没有冰雪运动场,不能继续练短道速滑。那时,她遇上了恩师、“金牌”教练张铁林,改练毽球。从此,孙丽艳踏上了一条艰苦而又快乐的冠军路。

“一代毽后”全国民族运动会艳丽谢幕507.png

  1999年,孙丽艳与恩师张铁林南下广东中山谋求发展;毽球,让孙丽艳收获了世锦赛、全国体育大会、大运会、中运会、民族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大大小小的冠军;毽球,让她成为毽球界惟一一位北京奥运火炬手;毽球,让她成功登上大学殿堂和浪漫的爱情;由于毽球,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广州丰厚待遇的工作留在中山小榄任教;由于毽球,男朋友也放弃了广州的工作在中山陪她,后来组成了圆满幸福的家庭,儿子也有7岁了……

  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努力的艰苦训练和汗水,伤病和痛苦的泪水。为了毽球,孙丽艳一直在奋斗着,也遭遇了多次的严重伤病。从1999年开始,她就参加了民族运动会的比赛。至今6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她至少获得6项以上的冠军。2011年全国民族运动会由于注册问题她只缺席了一次。她的身体,除了脚踝,她的膝盖、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但是,她始终在坚持。2009年,她在夺得世锦赛双人项目的冠军后,选择退役,担任在中山小榄的中国毽球训练中心教练,同时组织经营温馨的家庭。

“一代毽后”全国民族运动会艳丽谢幕931.png

  事实上,本报记者在上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采访她,她就表示就此退役,不回赛场了。本届民族运动会,她还是割舍不下毽球。在张铁林的鼓励下,她再度复出。别看小小的毽球,其训练、比赛的强度很大,何况对于她这样的老队员,复出需要勇气和魄力。

  “我们过完年,就开始集训备战了,大半年的时间,从体能、技术、配合开始练,准备比较充分。”孙丽艳说,每天都要训练,她也顾不上7岁的孩子了,刚开始父母从东北回来帮忙带,后面干脆让儿子跟她的父母回东北,她就可以心不旁骛地训练备战。

“一代毽后”全国民族运动会艳丽谢幕1160.png

  “现在发现,训练起来,真的年纪大了,很累,很难跟年轻运动员相比,训练后很疲惫,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孙丽艳说,“这一届比赛后,就真的退役了。别看就是这几场比赛,但比赛的前提是要训练好,现在真是练不动了。”

  即便离开赛场,孙丽艳仍不会离开毽球。“之所以今天还站在毽球赛场上,主要是毽球给予我的太多了,我要回馈。包括中山小榄政府引进我们,让我们读书,建立中国毽球训练中心,毽球给了我荣誉、家庭。当这个项目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做贡献。”作为毽球教练,孙丽艳说,接下来她会做好青少年毽球的培训与推广,只有青少年强起来毽球才有未来,中国民族传统的毽球项目才会得到传承与发展。

  毽球,是孙丽艳一生的“挚爱”。

  孙丽艳,是毽球场上的一抹艳丽,永远绽放。

分享到: